主题: 大滁网第二课堂第五讲《孟子》节选(第一课)

  • 五帝呓语
楼主回复
实名认证会员实名认证会员
  • 阅读:3020
  • 回复:5
  • 发表于:2015/10/22 8:49:26
  • 来自:安徽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滁州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孟子》简介:

    《孟子》是记载孟轲言行的书。

     孟轲(约公元前372年——-前289年),字子舆,战国中期邹国人(今山东邹县东南)。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重要的代表人物。(顺便说一下,孔子活了虚73岁,孟子活了虚84岁,由于这个缘故,后来才有“73,84阎王不请自己去的传言。”虽然有点牵强附会,但从侧面亦反映出先人们对孔孟的敬重————-一个俗人,你总不能活得比这二位还长吧?)

孟子比孔子出生晚约百年。传说孟子曾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孔伋(子思)的门人,自己也声称“乃所愿,则学孔子也”,并以“孔尼之徒”自居。

他游历过许多国家,一度还担任过齐宣王的客卿。因其学说主张不被采纳,退而与门徒万章,公孙丑等著书立说。《孟子》七篇,正是此类著述,也有人认为《孟子》是在其死后,由其门徒整理成书。另有《外书》四篇,早已失传。

《孟子》倡导“仁政”(当权者独裁者对此,大都嘴上同意而心里反对不乐意),主张“省刑法,薄赋税”,使民有“恒产”,做到“养生送死无憾”;希望人们能安居乐业,使“五亩之宅,树之以桑”,“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在具有一定的物质生活基础上,再施以儒家的教化(也具有唯物主义思想的萌芽呕————物质第一性);提出“民贵君轻”(大胆之说);甚至认为暴君是独夫民贼,推翻它也不能叫“弑君”(很了不起的识见。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唯有德者居之;这一点,历代统治阶级为何又避而不谈呢?讳莫如深呢?)。…..

《孟子》跟《论语》一样,同属于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却比《论语》有明显的发展。《论语》往往以简约含蓄取胜,文字提炼慨括而语焉不详,《孟子》却以详申细述著称,展开议论而淋漓尽致。其中很多辩论,气势充沛,笔带锋芒,颇有鼓动性;常用譬喻和寓言故事陈说事理,尖刻锐利;争辩中善设机巧,引人入彀,以退为进,先纵后擒,层层穷追,步步紧逼,不容置辩;语言上生动明快,从容自如,畅达明晰。这些,对于后代散文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我们从《孟子》的学习中,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儒家学说的精髓,更可以学习它谋篇布局的“构思,技艺和恢弘气势”,培育出我们自己亮丽的文风。

讲完《孟子》,对于《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可以说我们业已“管窥一斑”;溯源儒家学说,以点带面知其端倪。之于更深入地学习研究,就留待以后吧。

原文一: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谿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注释:1,天时,地利,人和————据《荀子.王霸篇》所说:“农夫朴力而寡能,则上不失天时,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而百事不废。”天时是指农时,地利是指土壤肥沃,人和是指分工。孟子在这里谈的是战争攻守问题,天时是指时机,气候;地利是指山川险要,城池坚固;人和指人心齐,得民心之类有利于攻守的条件。

2,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内城叫“城”,外城叫“郭”。内外城郭的比例一般是三里之城,五里之郭,或五里之城,七里之郭。3,兵革——-兵,指兵器之类,如刀枪戈矛弓箭等武器,用以进攻。革,皮革所制防御类甲胄类器具。4,委而去之————委,放弃。去,离开 ,逃走。5,域——-界限。6,谿,通“溪”,读音“希”。

7,得道:得到治国之道(指实行仁政)。8,畔——-读音“叛”,意也同“叛”。

译文:孟子说:“有利的好时机不如有利的地理环境;有利的地理环境,不如人们的齐心合力。(例如)一个方圆三里的内城,七里的外城,(敌人)四面围攻它而不能取胜。在围攻的过程中,一定会有与天时相合的战机,却没有获胜,这就是因为把握天时不如占有地利啊!(又如)城墙并非不高,护城河并非不深,进攻的武器和防护的武器并非不锐利不牢固,粮草也并非不充足,但(兵临城下)却弃城而逃遁,这是地利好不如人心齐。因此,不能专靠划定疆界来约制百姓定居,不能只靠山河的险要来巩固边防,不能依仗武器的锐利来威胁天下。坚持仁政便能得到多方面的帮助,远离仁政便很少有人帮助。帮助者少到极点,就会众叛亲离!帮助者多到极点,普天下都回归附他。用天下归附的力量去攻打那众叛亲离者,因之,仁义之君不战而已,一战必能取胜。”

 

思考:1,孟子行文是如何层层递进的?步步紧逼会产生怎样的说服力?

2,他为何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从中你能体悟出孟子的“仁政”思想,主张之所在吗?对“得民心者,得天下”你是如何理解的?如何才能深得民心?敬请深刻领会“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句话的内涵。请继续学习有关文章。

 

 

原文二,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曰:“舜发于畎亩之中,傅悦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间,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佛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佛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

 

注释:1,舜发于畎亩之中————舜曾经在历山耕种庄家而兴旺。2,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傅说的“说”读“悦”,因筑墙劳动而被举用。《史记.殷本纪》:“武丁夜梦得圣人,名曰说。以梦所见,视群臣百吏皆非也,于是乃使百工营求之野,得説于傅险中。……武丁曰:是也。得而与之语,果圣人,举以为相。殷国大治。故遂以傅险姓之,号曰傅说。”。版筑,即筑墙,用两版相夹,填土其中,以杵筑之。3,胶鬲举于鱼盐之中——-胶鬲是从鱼盐行业中被发现提拔任用的。朱熹注:“胶鬲遭乱,鬻贩鱼盐,文王举之。”4,管夷吾举于士——-管夷吾从狱官之手被举用。管夷吾,即管仲,春秋初期政治家。由鲍叔牙推荐,被齐桓公任命为卿,帮助桓公以“尊王攘夷”相号召,使之成为春秋时第一个霸主。士,注意喽,这里指的是狱官之长——-典狱长。看了“尊王攘外”这个注释,你就知道了蒋介石“攘外必须先安内”所谓国策的出处了;也就理解了《三字经》里所说的“详训诂”的意义了。读书之初,就应该尽力地搞明白“言”之出处,明白了所以后,就不易被人糊弄,任嘛事都似是而非,随大流哪行啊?

5,孙叔敖举于海————孙叔敖从海滨被举用。朱熹注:“孙叔敖隐处海滨,楚庄王举之为令尹”。孙叔敖,春秋时楚国期思(今河南固始)人。曾在期思地区征发民工排除积水,后又兴办灌溉,受楚王重视,任令令尹。6,百里奚举于市——-百里奚从交易市场被举用。百里奚(通溪),春秋时期秦国大夫。他原为虞国大夫,虞亡时被晋国俘去,后作为陪嫁之臣送入秦国。再出走至楚国,被楚人所执,又被秦穆公以五张牧黑羊皮赎回,用为大夫,称五羊大夫。7,曾——-同“增”。

8,衡于虑——-思想被阻塞。赵岐注:“衡,横也。横塞其虑于胸臆之中。”9,入则….出则….————赵岐注:“入,谓国内也;出,谓国外也。”

译文:孟子说:“舜从耕田种地中振兴起来,傅说从筑墙填土中被举用,胶鬲从鱼盐行业中被举用,管夷吾从狱官手下被举用,孙叔敖从海滨被举用,百里奚从交易场所被举用,(由此可见)天准备把重任降给某人,必定是首先使他的意志受折磨,使他的筋骨受劳累,使他的身体肠胃忍饥挨饿,使他全身困乏,使他的行为总是遭受干扰麻烦,,这就可以震撼他的心灵,磨练他的性格,使他增长才干弥补不足。人经常有过错,才能够改正;心绪纷繁,胸臆横塞才能够愤(何以用这个“愤”而不用这个“奋”?理解了其内在含义,也就明白了“请将不如激将”这个成语的意义了——-心理学)发而起,有所作为;表现在脸色上,流露于谈吐中,而后才会被人了解。(一个国家如果)内部缺乏执法的臣属和辅佐的谋士,外部没有敌对的邻国和侵袭的忧虑,国家往往容易衰亡。这样,才能够懂得忧虑患难可促使人生存,安逸享乐便会导致灭亡(的道理)。

 

顺附一小节,  孟子曰:“教亦多术矣,予不肖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

译文:孟子说:“教育也有多种多样的方式,我不肯对他教诲(让他羞退自惭进而生愤发之心),这也算是一种教育的方法。”

提示与思考:1,请静心思考孟子所谓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深刻内涵?从中你能体悟出什么来?如何解释“英雄不问出处”这句话?人们为什么经常提到“居安思危”这句话?对于经典篇章,我们不仅要学习它的篇章字句,更需要领悟它的内涵精髓。学与思缺一不可,惟其如此,你才能真正明白孟子所言之真谛内涵————-大到国家,小到个人何尝不是这个理?。

 

附原文三     鱼我所欲也

    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也,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嘑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锺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锺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生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注释:1,豆——-古代食器。形似高足盘,或有盖。用以盛食物或羹汤。2,嘑尔——-嘑读“户”。赵岐注:“嘑尔,犹呼尔,咄啐之貌也。”即呵斥唾骂。3,蹴尔————读“促”,即以脚践踏。4,乡——-向来,一向,平素。

译文:孟子说:“鱼是我喜欢的,熊掌也是我喜欢的,假如两者不可同时有,便舍弃鱼而选择熊掌。生命是我喜欢的,义也是我喜欢的,假如两者不可同时有,便舍弃生命而选择义。生命虽是我喜欢的,但我喜欢的还有超过生命的东西,因此,我不去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虽是我厌恶的,但我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东西,因此,有的祸患就不躲避。假使人所喜欢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那么,所有求生的手段哪能不使用呢?假使人们所讨厌的东西没有超过死亡,那么,所有避祸的方法哪能不照办呢?如此行事就能生存,(高尚的人)不肯使用;如此行事,就能避祸,(高尚的人)不肯照办,因而可知有比生命更可贵的东西,也有比死亡更可憎的东西。不仅仅是贤者才有这种想法,(其实)人人都有,只不过贤人保持不灭罢了。一筐饭,一碗汤,得到它就能生存,失掉它就死亡,呵斥唾骂的施舍,连旅途中挨饿的人也不愿接受;践踏过再给人,连乞丐也不肯一顾它。万锺的厚禄分不清是否合乎礼仪便轻易地接受,这种万锺厚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难道为了住宅的豪华,妻妾的陪侍,以及相识的穷困者对自己的感激吗?平素宁可死亡而不接受者,现在为享有住宅的豪华而承受了;平素宁肯死亡而不接受者,现在为得到妻妾的陪侍而承受了;平素宁肯死亡而不接受者,现在为博取穷困者对自己感恩戴德(的虚荣)而接受了。————-这些不是完全可以置之不理的吗?这就叫做失去了他的本性。”

注:以上三段文字选自初中课本九年级下册。
关注同城热点 获取最新资讯 点击查看更多本地热点话题
  
  • 井井的口袋
实名认证会员实名认证会员
  • 发表于:2015/10/22 9:13:50
  • 来自:安徽
  1. 沙发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 黑叶子
实名认证会员实名认证会员
  • 发表于:2015/10/22 10:48:26
  • 来自:安徽
  1. 板凳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讲解细致
  
  • 天之痕
实名认证会员实名认证会员
  • 发表于:2015/10/22 13:45:08
  • 来自:安徽
  1. 3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受益匪浅
  
  • 岁月如歌你如梦
  • 发表于:2015/10/22 14:06:49
  • 来自:安徽
  1. 4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 年华投影
  • 发表于:2015/10/22 16:13:16
  • 来自:安徽
  1. 5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楼主见解深刻啊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