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滁州城内河名字叫“西涧”吗?

  • 天使之剑
楼主回复
摄影俱乐部摄影俱乐部
  • 阅读:7153
  • 回复:3
  • 发表于:2015/9/4 22:34:43
  • 来自:安徽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滁州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滁州城内河名字叫“西涧”吗?

    在滁州生活的人都知道滁州城里有一条西起上水关,东至下水关的河。但是这条河究竟叫什么名字却很少有人知道。

    早在上世纪80年代滁州有人研究考证过此河的名字,文章以《滁城内河名称考证》的名字发表在1984年第一期的《安徽地名》上,其考证的结果是:“乌兔河....东入上水关,以在州之西,又名曰‘西涧’.....又据《滁州志》载,“西涧水穿城”。故滁州市城内之河,实即西涧。也就是说滁州城内这条河名字叫“西涧”。文章发表后,当时在社会上似乎没有引起什么反应,也许那时并没有多少人关心此事。因为有了这个“考证”,在19844月出版的《滁州市地名录》中的条目“行政区划、居民地”的“城关镇地名图”上赫然将此河标注为“西涧”。198810月滁州有人写了一篇文章《对<滁城内河名称考证>的考证》提出了质疑。明确指出“滁州市城内之河实即西涧”的观点是不对的。同时指出“凡对此有兴趣弄明是非的读者,最好还是认真读一读《滁州志》上载的‘小沙河’条全文吧。”

   今考《清康熙滁州志》、《清光绪滁州志》及《滁县乡土志》,并参阅部分有关资料得之如下:

  “沙河,在州西一里。源出侧菱山,北过福山,与尖山,黄月[越]岭涧水合。至赤湖,注石濑,循西涧,东南过罗城之北,经临清门外,入下水关,合于清流河。(旧临清门在今西桥垛上。)”(《清康熙滁州志》)

   《清光绪滁州志》记载曰:“小沙河,源出一都二保分水岭,与全椒交界。东北行,左汇侧菱山水...过官庄东仙桥下,折而北,入赤湖铺,即石濑涧也.....又东,合金家桥下之水,为乌兔河,有桥曰乌兔桥。又东入上水关,以在州之西,又名曰西涧,唐韦应物《滁州西涧》诗,即指此。...贯城中,出下水关,合清流河。”

《滁县乡土志》记载曰:水五 小西乡小沙河源委,“小沙河源出分水岭,东北行左汇菱角山水,右汇龙蟠山西洼水,....过官庄东仙桥下(小西门外距城十余里)折北经赤湖铺(大西乡),....东北行.....汇金家桥下水旋转东出乌兔河又东行(四五里)入县城上水关贯城东出下水关,入清流河。”

上述三部志记载和描述滁州城内河的情景基本上是一样的,都是说明:沙河之水经过这么多的地方穿过滁城注入清流河。

关于“西涧”,滁州有研究者多有著作及文章,主要观点有三,其一,所谓“西涧”是指滁州城西门外两山间的溪水;其二,“后人乃以西涧来泛指山涧、溪涧。”其三,对“西涧”的考察不能转向。不能根据历史名人所说的话来断章取义,妄下结论。

笔者认为:要搞清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楚“西涧”在历史上是否存在。

从清康熙滁州志所附的“南谯形胜图(滁州全境舆图)及图的说明来看,历史上西涧是确实存在的。康熙12年(1673年)在太守余国木普的主持下新的滁州志诞生了。太守命郡庠生(即滁州官学的学生)陈伟烈走遍了滁州来安和全椒的山山水水,画了41幅滁州地图,即“南谯形胜图”(见附图1)。图中非常明确标明了“西涧”所在位置。

至于韦应物在滁州写的两首诗:《乘月过西郊渡》和《滁州西涧》都对西涧的存在与否,其位置何在已经交代得比较清楚。这里转录一段滁州管笛先生的观点:《乘月过西郊渡》中有句:“值此归月时,留连西涧渡。”若将题文对照来看,其诗文中所说的“西涧渡”,不正是诗题中已经标明的“西郊渡”吗?也就是说,“西涧”不就是在“西郊”吗?《滁州西涧》诗的末句是“野渡无人舟自横”,其“野”字的本义即“郊外”,“郊”的本义也是“城外”,可见该诗标题中所称的“西涧”,即在诗文中已经寓指的“西郊”,亦即在滁州城西门外不远的地方。

  在《清康熙滁州志》里文字是这样记载的:“‘西涧’,俗号乌土河。唐韦应物诗《滁州西涧》即此地。.....王明清《挥塵录》记宋太祖入滁事,云,‘以兵浮西涧,入自北门。’则知西涧旧亦储水,以为备御云。以上二水,即沙河之上流。” 

     

     关于沙河的记载在《清康熙滁州志》和《光绪滁州志》中尚有多处记载:

     一,《清康熙滁州志》卷之七城池的记载:“(滁州)水关二座。上水关在西城,下水关在东城,俱跨沙河之上。”

     二,《清康熙志》卷之四 疆域篇《馆驿》记载“宋 皇华驿,在关城内,沙河东北,龙兴寺侧”。从相互的位置说明内河的位置,皇华驿的位置就在沙河的东北方向,龙兴寺的旁边,而龙兴寺的位置就在现在滁州第一小学(古时候的关帝庙)的东面,而河的位置就在关帝庙及龙兴寺的西边。

     三,《清康熙滁州志》卷十四公署篇记载:“儒学”,在滁州卫东,沙河北。”(见附图23滁州古城图-唐宋朝州图)“武学”,九间。天启年,知州谢于教建。在滁州卫东,沙河上。这两座官衙的大致位置,也就在现在广惠桥向南河水拐弯处。后来迁址到城东(原来的地委北大院附近)志有记载:“滁学在城东偏,滁水经其南,”“学宫旧在沙河之滨,为众流之所汇聚,颇协堪舆家言。”而古滁州卫的位置就在现在即将拆除的老琅琊剧场的北面地段,即老四牌楼的东北方向。

     四,明朝滁州名人胡松在《新建广惠桥记》中也明确写道“郡西关山南诸溪以百数,率从赤湖,过乌土,经城中,出下水关,是曰沙河。下漕河口汇俗所称大沙河,(即清流河,笔者注。)入于江。州治在沙河之西岸,桥所必作,然不知所自始,盖与郡治俱矣。(《清康熙滁州志》P152)在重修上下水关时胡松又写了《重葺上下水关记》记曰:“山以西诸溪之水汇沙河,径城中,又汇清流,入于江。”

五,对于滁州河流的走向清康熙滁州志是这样记载的:“合州之水,凡二十有四,入于清流。”而清流河则“源出清流沛....至城北,合凤凰沟,落马涧二水,流出城东南隅,与沙河合。....东出瓦店,过六合,由瓜埠入于江。这里所说的沙河就是从上下水关,经孟公坝向东汇入清流河之水。

从《滁县乡土志》记载的水三,续前(清流河源委)“(清流河)经沙河集,合二道河过五衖桥下(县城东门外),西合小沙河,又北合菱塘溪水,过伏家湾,经乌衣,......等,入江浦县境,至瓜步口入江。。。。的记叙来看,与《清康熙滁州志》的记载相当吻合。除此之外在康熙滁州志和光绪滁州志中关于沙河之记载尚有多处,有兴趣者亦可查阅考证。

“西涧”无论是作为滁州古代的一个名胜古迹也好,还是作为古代文人名仕笔下的雅称佳句也罢,“西涧”已成为滁州人们熟知的词汇,冠予西涧名号的也比比皆是,西涧路,西涧村,西涧桥,西涧湖,西涧酒家。。。。。等等,这些命名都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但作为一条承载着滁州历史的河流,如果不尊重历史随便命名,那是对历史的一种亵渎和无视。而经认真查阅古籍和考证,滁州城内河之名应为“沙河”为妥。(滁州 杨建国)
  
  • 实事早班车
  • 发表于:2015/9/5 8:19:31
  • 来自:安徽
  1. 沙发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我也觉得不应该是西涧
  
  
  • 滁州吉安少
论坛管理组论坛管理组
  • 发表于:2015/9/5 8:54:56
  • 来自:安徽
  1. 板凳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涨知识了,多谢天使老师给我们科普了。
王劳斯就是我
  
  • 骏马奔腾
实名认证会员实名认证会员
  • 发表于:2015/9/11 17:51:28
  • 来自:辽宁
  1. 3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我们都是在这条河的周边玩大的一***!
朴实无华、开卷供友!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