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滁州城内河,码头知多少?

  • 天使之剑
楼主回复
摄影俱乐部摄影俱乐部
  • 阅读:5552
  • 回复:9
  • 发表于:2015/8/20 9:54:26
  • 来自:安徽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显示全部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滁州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滁州城内河,“码头”知多少?

   滁州城内有一条河,西起上水关,东出下水关,经过孟公坝,汇入清流河。千百年来,滁城人民一直生活在这生命之源的碧水河畔。古往今来,这条河不知养育繁衍了多少代滁州人,虽苍颜皓首,伤痕累累,却依然保有其一定的原始风貌。如今内河改造一期工程正在拉开帷幕。按照规划说法,改造内河的目的是:再现古城风貌,恢复历史记忆。但是留在滁城人民记忆中的内河风貌究竟是什么样的?又有谁知道内河两岸有多少“生活码头”?这些残留的历史遗迹及历史记忆,在这次内河改造过程中是否能为滁城人民留下多少,足以让生于此,长于此的人们穿越历史的空间。

    滁城内河历史上从上水关到清流河,共有桥梁三座即广惠桥,通济桥和三元桥(文德桥)。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变迁便有了新建的西涧桥,古老的通济桥变成了现代风格的南大桥,上水关和下水关也都拆除了关楼,上水关变成了一片居民区,而下水关则变成了名副其实的桥了。

    在这条短短的2公里左右的河流之上,沿河两岸大大小小分布着20多个甚至更多的“生活码头”。但随着千百年来无情岁月的摧残,城市改造的毁损,这些生活码头都已难寻踪迹,所幸的是,在八九十年代的一次内河改造的过程中,竟奇迹般的留存了一部分古“码头”的身影遗迹。真乃不幸中之大幸。“码头”,是指在江河沿岸及港湾内,供停船时装卸货物和乘客上下的建筑。但是分布于滁城内河两岸的大多数“码头”,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码头,而是按照老滁城人所说的地方土语————-“河铺子”。也就是滁城普通百姓赖以依附生存的“生活码头”。过去的时候,没有自来水没有纯净水,有钱人家可以自家打井,独享清凉井水之福。而没有钱单独享受自家水井的百姓人家,唯一可以利用和享受的就是这天赐的贯城而过的沙河碧水。人们在这里淘米洗菜,提水生活,洗衣淘涤,梳洗打扮。过去的内河,清澈而柔美,河岸杨柳,随风飘拂,水绿鱼欢,自由自在,河底没有淤泥,一脚下去乃是柔软细腻的沙粒。不能忘却的历历在目,晨曦初露,内河两岸,人影散乱,勤劳的妇女或手提菜篮,或怀抱木盆,来到河边开始了一天的忙碌。淘米洗菜,洗涤衣物荡起的阵阵涟漪,在水面形成了道道圆弧,不断的向远处散去,女人们特有的银铃般笑声,久久回荡在内河两岸,远处的茅舍瓦屋不时地飘起袅袅炊烟,随风飘过的淡淡饭香,足以勾起早已饥饿的馋虫,当夕阳西下,夜幕降临的时候,那水关一片月,河边捣衣声的场景又会重现,而当夏日的炎热时光,这河铺子上的人群中又会多了男人和孩子的身影,他们不顾女人们嫉妒的目光,带着孩子跳到水中尽情享受这清凉之水给他们带来的快感和惬意。

这样的河铺子,一般都是沿着河的两岸分布的。因为过去人们大多居住在内河以北,所以北岸的河铺子分布最多,最密,尤其是桥的两边更是较大规模的河铺子所在地。从上水关到下水关,分布在上水关,广惠桥,通济桥,三元桥和下水关附近的较大河铺子就有十座之多。而其他小小河铺更是星罗棋布。其中,上水关东面30米左右的北岸河铺子就是城西最大的河铺子,人们从西门口进入一条小巷,穿过一条细长而陡峭的青石板铺就的台阶小路,直通河底,偌大的河铺,每天早晨和傍晚都挤满了人,迟到的人们只好三三两两围在一起,张家长,李家短的说三道四,照滁城土话那叫“穷扯淡”。可惜的是这个城西最大的河铺子现在已经完全消失,不见踪影,只有老人们还依稀记得河铺子的方位。由此向东过了西涧桥(太平桥),河水折向东南,在广惠桥的北侧就是现在一附小学校和原三院的后面,便是清流街通往河底的最大河铺子。俗称:“半边河”。其入口就是挑水巷和李家巷。整个清流街的西侧人家的生活都与这个河铺子息息相关。甚至坐落在清流街最古老的浴室(解放后叫胜利浴室)的用水都是靠人工从半边河的河铺子上去挑。过了广惠桥向南10米左右,河的西岸仍保留着古老的生活码头遗迹,至今清晰可见,朗朗青石,斑斑水渍,浸透着古老岁月的年轮,那时位于古楼街的州府衙门里的官人也不曾想到他们和居住在这一带的草民一样,其生活都离不开这个河铺子。眼看桥上车水马龙,耳听桥下棒槌声声,这古桥,流水,清风,杨柳,官府,人家的场景不就是滁州版的清明上河图吗?    

过了通济桥(南大桥),在三元桥的东西两侧各有数个规模较大的河铺子,保存相对来说比较完整。最值得要说的是在南大桥的东面即原解放小学后面和原三中(现在的1912休闲街区)之间至今依然保存着两个最完好的河铺子。据考证及推测,这是滁城内河上两个最重要的,也是真正意义上的古码头。从现在保存的遗址遗迹来看,这两个码头各长约20米左右,宽约5米左右,(有部分在上次内河改造被覆盖,估计实际宽度不止5米),分为四级台阶,从岸边向水面延伸。码头全部用青石条所砌,保存相对完整。并留有上次内河改造时重新整修加固的痕迹。经查《滁州志》记载和清光绪年间滁州志所附《古滁州城图》,可见现在的南大桥老酒厂旧址以及1912休闲街区到国际酒店这个区域曾经是古代滁州城的粮食仓库——永盈仓所在地。其中还有部分部队的仓库在内。“永盈仓,在通济桥东西。。。卫仓在内。”《滁州志》(清.光绪)据此,是否可以推断解放小学后面,这个河铺子就是当年运输装卸粮食或其他军事货物的码头?过去货物运输的途径主要是陆地马车运输和水路船只运输。而滁州水路运输主要是清流河。但大型船只在水涨时期可达东门外,而不能不能进入内河,因为在下水关的东面有一道孟公坝阻挡,而古代滁州西城门曰,通淮门,如果西出紧靠西城门的上水关,船只即可进入乌兔河,旋即北上可汇入清流河。故极大的可能就是来自西乡漕粮的船只(当然也可能只是小船)通过上水关进入内河,直达粮仓码头。

    由滁州内河两岸所分布的这些码头——-河铺子来看,过去的滁城百姓生活,人们的喜怒哀乐都与这些历史发展过程中必然产生的物质基础紧密相关,密切相连。它代表着滁州历史的一个部分,它反映了滁城人们生活的一个方面,它滁城久远时代的印记和痕迹。当人们置身于钢筋水泥包裹着的世界里,总是渴望能有一种崇尚自然的享受和一个穿越历史时空的记忆。而承载这些记忆的遗产与痕迹,将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在不久的将来,当你我携手漫步于鸟语花香,绿树成荫的内河河畔时,唯一的愿望就是,在欣赏重现的古城风貌的同时,能够真正找到恢复历史记忆的交叉点。。。(杨建国 2015-8-20)
  
  • 冷空气
实名认证会员实名认证会员
  • 发表于:2015/8/20 9:54:39
  • 来自:安徽
  1. 沙发
  2. 倒序看帖
  3. 显示全部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