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又到粽子飘香时

  • 清茶飘香
楼主回复
实名认证会员实名认证会员
  • 阅读:515
  • 回复:8
  • 发表于:2014/5/27 13:42:57
  • 来自:安徽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滁州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再过几天就是端午节了,我仿佛又闻到粽子的香味了。儿子最爱吃我亲手包的糯米粽子,而且是不放任何佐料的纯糯米粽子。因了这份情结,我对包粽子的兴致比自己亲自吃粽子的感觉还好。所以,我就像一个孩子,巴望着节日的到来,心中就对端午节到来更添了几份期盼。

现在的城里人,或是工作忙没时间,或是不会包粽子,或是怕麻烦不想包,也或许认为没哪个必要,超市里多得是,而且品种繁多,比家里包的好吃多了,索性去超市买回即吃,这样既省时又省力。但我觉得还是自己亲手包粽子好,亲力亲为,这样既收获了亲情,又会使节日的气氛更浓烈些。

往年,每到端午节几天前,我都会去市场上买些糯米、粽叶等包粽子原料,还顺手买了把蒲草艾蒿带回家,虽没有草屋门楣插艾,但可以把它靠放在门外,一样可以作为草剑来驱虫辟邪,以释怀传统节日的情愫。

周末,我早早去菜市打探一下行情。看看糯米是什么价格,看看芦叶是论把卖还是论斤称。掐指算算,离过节还有好几天呢。早买,价格便宜,一斤粽叶也不过三四块钱,买迟了又怕涨价。如果要等到端午的头二天买,恐怕价格就要翻倍,一斤至少要涨到六七块钱。就像所有的家庭主妇一样,小气而又精打细算,心里盘算着,还是犹豫不决,迟迟没有下手,等一等再说吧。

其实,谈价格只是个借口罢了,更重要的是缺少激情,因为今年儿子上大学去了,远在千里之外的湖南,过节回不了家。少了宝贝儿子的相伴,家里的节日气氛也淡了许多,心中不免有些失落和惆怅。我知道,儿子最喜欢吃纯糯米粽子,为了这份爱,我年年都不厌其烦地亲手包粽子,而且是信心满满、乐此不疲。每每看着儿子用粽子蘸白糖甜甜的吃样,我心里更是甜甜甜蜜蜜、幸福满满。宝贝儿子不在家,我的激情锐减,少了这份热情,别说包粽子了,就连吃粽子也觉得没有往年的香了,甚至觉得过节都没意思了,我越发思念儿子了。儿子从小到大,一直都未曾离开过我们,身在异乡求学的他,也一定会如我一般,思念故乡天空飘荡的粽香,思念故乡的亲人了。

记得小时候在农村,家家户户都住的都是草房,每逢五月节的早晨,妈妈大清早就起床,到村边的荒坡或田埂上,砍了满满一大抱艾蒿回来,我们那时都叫它“艾”,挑选几只样儿好点的艾,插在家里草屋的门楣上,说是用来辟邪的。这天,村里的大姑娘、小媳妇还会精选一小撮艾叶,用发夹别在头上,不知是当装饰品呢还是用来辟邪的。人们把砍回的艾靠在土墙边上,晒干后储存起来。到了冬天,妈妈经常用晒干的艾放在木盆里用热水泡,然后叫我们泡脚,说是这样能够驱寒去湿。那时,乡下女人坐月子,家里人把艾放在木盆里用开水泡,然后在木盆里放个小木板凳,叫孕妇坐在上面,用棒槌垫脚,外面用竹席子圈围着木盆,扎好,上面用布盖上保温,用热气蒸熏,叫作“蒸澡”。有时看到妈妈取一把艾烧着,艾冒着浓浓的白烟,然后把自家里孵的小鸡宝宝用竹篮子装着,举到烟头上来回轻轻晃着、熏着。我当时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反正每年都看到妈妈这样做。等我长大了以后,才知道艾的用处可多呢。那艾具有杀菌、消毒等的药用功效。那时候的农村,人们的日子过得都比较艰难。生活上不像城里人日子过得精细,包粽子还讲究个色、香、味。尽管村头的池塘、河汊里到处长满芦苇,唾手可得,也没有人采摘。那时,人们并不是不懂得用这食材包粽子的好处,更主要的是人们没有用芦叶包粽子的习惯,主要是嫌芦叶太小、耽误功夫,不太在意它香不香。再者,五月节,正是农事繁忙的季节。庄稼人一个人当两个人用,既忙着收又忙着栽种,人们把这忙季节叫做“双抢”。每天干得都是力气活,因而饭量也特别大。吃小粽子,既费事,也不禁饿,根本没有大粽子来得快,吃得爽。所以家家都习惯用既香又大的竹笋叶子包粽子。每到端午节的前些天,孩子们都急吼吼地巴望着过节,早早地忙着钻进竹园里拈粽叶子,然后把拈的粽叶扎成把子,装进蓝里挎回家。接下来工作就是抹粽叶子了,孩子们将粽叶放进盆里用水泡泡、洗洗,然后捋起裤腿,把粽叶放在大腿上,用手一片一片地抹开,从里面向外卷成圆筒型,用蒲草扎好,一卷一卷的。等到过节的前一天,把卷好的粽叶放在锅里煮一开,用来消毒杀菌。再往锅里滴几滴菜油,说是煮熟的粽子不粑叶子好剥。五月节那天,虽然正值农忙,但庄稼人也没忘了这传统节日,还是在百忙中抽出空子,赶在端午节的头天下午或晚上把粽子包好。此时,家家门口都聚集着三三两两的女人,大家把各家准备的粽叶、糯米拎到一块凑热闹,相互帮忙,边包粽子、边谈笑。孩子们也挤在旁边嬉闹、打耍,而且跃跃欲试。大人们怕孩子们把糯米糟蹋了,就打发孩子们用粽叶包沙子来学手艺,我从小就是这样从包沙子开始才学会了包粽子的。到了晚上,家家都把包好的粽子放在土灶大锅里,还在大锅里放上自家淹制的咸鸭蛋、鲜鸡蛋和粽子一起煮,再加上满满一锅水把粽子淹没了再煮,锅堂下用大火烧着,水烧折耗了,再加水,烧了几开后,锅底下用余柴火石焐着,到了第二天早上。一揭开锅,粽子的热气在农家小屋里弥漫,哎呀,那个粽子的香啊,甭说有多好闻。那煮熟的鸭蛋、鸡蛋,和着糯米的香味又伴着竹叶的香味,在村庄的上空四溢飘荡。那鸡蛋,比市场上卖的茶叶蛋好吃多了。粽子是尽你够的,想吃几个就吃几个,吃饱为算。至于鸡蛋、鸭蛋吧,那是限量的,孩子们每人最多只能分到一个鸭蛋、一个鸡蛋。这天早上,家家户户都在蘸糖吃粽子,整个村庄都沉浸在节日的气氛里。那时的农村,因为生活困难,粽子的品种比较单一,只有自家种的糯米,顶多放几个红枣就算很奢侈了,没有其它原料。不像现在,粽子的品种繁多,花样也多。有火腿粽子、红枣粽子、有豆沙粽子等等,但节日的气氛比以前差多了。这天除了吃粽子外,再就是拴耍线。无论什么时候,小孩子在家庭都是金贵的,大人们还会特地从集市上买回几尺彩色耍线。在端午节的早上,将耍线系在孩子的脖子上、手腕上和脚颈上。孩子们会戴着耍线相互炫耀。日子久了,因为淌汗、洗澡等原因,耍线掉色了,在孩子的脖子上、手腕上和脚颈上,都会留下一道道花花绿绿的印子。尽管这样,也不能轻易去掉,一直要等到七月初七那天才能去掉。因为,七夕节这天,天上的牛郎和织女要在天河上会面,人们才把孩子们身上的五彩耍线取下,使劲抛到屋顶上或树梢上,抛得越高越好,这样好让喜鹊把耍线衔到天上去,在天河上搭起一座彩桥,让牛郎织女在天桥上会面。这虽是一个美丽的传说,也是人们心中一个美好的愿望。端午节时,绿豆糕是少不了的。不像现在,超市里的绿豆糕摆满货架,而且常年供应,已不算什么稀罕物了。那时只有到了端午节才有绿豆糕卖,而且倍感珍奇。尽管生活贫困,但家家都会买上斤把绿豆糕,每人品尝一小块,那糕味儿,细腻香甜,浓郁爽口,甜透了心,让人体会一把过日子的甜蜜。

如今,生活好了,吃的东西也多了。但是,总觉得吃什么都没有小时候吃的香,没有那种刻骨铭心的感觉。也许是物质生活好了,但总觉得人的精神世界里还缺少点什么,我这是怀旧呢?还是...... 所以,每逢佳节倍思亲,每当端午节时,我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家乡的粽子,也更思念远在他乡的亲人了。

2014年5月26日

  
  • 滁州百姓
实名认证会员实名认证会员
  • 发表于:2014/5/27 14:09:56
  • 来自:安徽
  1. 沙发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 天之痕
实名认证会员实名认证会员
  • 发表于:2014/5/27 16:51:01
  • 来自:安徽
  1. 板凳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 清茶飘香
楼主回复
实名认证会员实名认证会员
  • 发表于:2014/5/27 17:01:59
  • 来自:安徽
  1. 3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 清茶飘香
楼主回复
实名认证会员实名认证会员
  • 发表于:2014/5/27 17:03:34
  • 来自:安徽
  1. 4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 芳韵
实名认证会员实名认证会员
  • 发表于:2014/5/27 17:47:54
  • 来自:安徽
  1. 5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我与楼主有相同的感觉。端午节到了,今天包了粽子,下午煮了。粽叶的清香弥漫开来,喝一杯下午茶,品尝清新甜蜜的粽子,心中涌动对往日旧事的怀念,也是一种心境呢。

楼主文字中牵挂这对儿子的思念,对粽子的悠悠情感,笔触细腻,娓娓道来,读后,回味深远。欣赏!
得意淡然,失意坦然。
  • 清茶飘香
楼主回复
实名认证会员实名认证会员
  • 发表于:2014/5/28 8:42:00
  • 来自:安徽
  1. 6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楼(芳韵)的帖子

谢谢芳韵老师的点评,品尝粽子,寄托一种思念,寄托一种情感!
  • 梧桐月影
  • 发表于:2014/5/29 23:08:58
  • 来自:安徽
  1. 7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亲情满满,粽叶飘香~~~
  • 清茶飘香
楼主回复
实名认证会员实名认证会员
  • 发表于:2014/5/30 8:18:06
  • 来自:安徽
  1. 8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回复  7楼(梧桐月影)的帖子

谢谢关注!只是以粽寄情罢了。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