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当孩子抱怨“太难了,我不会”时,家长不同的反应,决定孩子不同的人生

  • 儒林外国语学校
楼主回复
  • 阅读:1214
  • 回复:0
  • 发表于:2022/4/25 8:46:50
  • 来自:安徽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滁州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前段时间,送儿子去上围棋课,刚好遇见一位妈妈,正拖着孩子往教室走。

只见孩子一边挣扎,一边哭闹,扯着嗓子喊:

“不想学了,我是真的学不会……”

听了孩子的话,妈妈显然更加火大了,机关枪似的训斥孩子:

“你要是都会了,还用得着花钱送你来上课吗?当初拍着胸脯说要学的人是你,现在遇到一点困难就放弃的还是你。

我数1、2、3,马上给我闭嘴!”

孩子还想说点什么,却迫于妈妈铁青的脸色,只能委屈地瘪了瘪嘴。

最终,灰溜溜地进了教室。

相信对不少家长而言,这一幕并不陌生:

生活中,很多孩子经常抱怨“太难了”、“我不会”、“做不到”,一遇到挫折,就立马想要放弃。

其实,面对困难时,往往是思维模式决定了一个孩子究竟会采取什么样的方式。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经过30年的研究,发现人的思维模式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

网上有一组对比图,展现了这两者间最主要的几个区别:

1. 固定思维的人规避挑战,成长思维的人欢迎挑战。

2. 固定思维的人痛恨变化,成长思维的人拥抱变化。

3. 固定思维的人总是关注限制,成长思维的人经常寻找机会。

4. 固定思维的人觉得没能力改变现状,成长思维认为凡事皆有可能。

5. 固定思维的人不接受批评,成长思维的人珍视反馈、主动学习。

6. 固定思维的人喜欢呆在舒适区,成长思维的人喜欢探索新事物。

7. 固定思维的人觉得努力是无用的,成长思维的人认为每次失败都是一堂课。

8. 固定思维的人认为毕业后就无需学习了,成长思维的人觉得学习是一项终身的事业。

不难看出:

固定型思维的人认为智商是固定的,努力是无用的,遇到困难时会轻易放弃;

而成长型思维的人相信自己的潜力是无限的,眼前的挫折终会成为自己进步的阶梯,从而不断挑战自己。

那么,为什么有的孩子会陷入固定型思维呢?

很可能是因为父母平日里三种常见的错误行为——

1

误区一:

父母习惯于给自己设限

拒绝尝试新鲜事物

几乎每一个有问题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个“生病”了的家。

上周,妹妹叫我去家里吃饭。

我一进门,她就说自己快被女儿逼疯了。

通过妹妹的讲述,我得知进入初中后,外甥女悠悠出现了严重偏科的情况,语文、英语都不错,但理科简直一塌糊涂。

特别是小学没接触过的物理和化学,据悠悠说,这两门课自己就没听懂过。

然而,悠悠却好像并不打算追上来。

上课时频频走神,做作业就偷偷上网搜答案。

逼得急了,就狡辩说“我就是跟不上,天生就没长学理的脑子。”

遇上这种情况,可把妹妹愁坏了:

“你说说,这孩子怎么这样?

就算你文科再怎么好,中考也是要考物理、化学的呀!”

然而,妹妹的话却让我想起了另一些事情:

平日里,妹妹也是经常把“脑子笨”、“学不会”挂在嘴边的人;

因为不会用Excel,多年来每次工作上有需要都是让妹夫帮她做,问她怎么不学,妹妹却理直气壮地说:

“看着那些符号就头大,教我再多遍我都记不住!”

这,其实就是自我设限的可怕之处。

脑科学家洪兰曾经提出一个观点:

大脑是可以被语言改变的。

孩子或许不会什么都听我们的,但他会潜移默化模仿我们的行为。

当父母总是说“我不行”、“做不到”时,孩子也会不自觉接受到这个信息,渐渐认为自己也一样糟糕。

久而久之,孩子的大脑就真的“变笨”了。

2

误区二:

打击式教育

让孩子陷入无助的怪圈

记得在《心理访谈》节目中,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个女孩,名叫范成金,今年33岁。

大学毕业后,始终没有出去找过工作,整整十年,就一直窝在家里啃老。

面对镜头,她回忆起自己的童年:

初中时,她一度很喜欢写写画画,还曾自己设计过服装和运动鞋,可是父母见了,却严厉地批评她:

“有啥用啊,有用吗?看书去!”

做饭一不小心放多了水,全家人都要跑过来指责她。

久而久之,她变得越来越自卑。

最严重的时候,她甚至连开口说话都做不到。可家人还是动不动对她实施打击式教育:

“你将来成事了,我给你跪下!”

“你成事了,狗都成事了!”

就这样,范成金一点点陷入了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的泥沼。

最终,选择在自我封闭中度过余生。

当一个孩子无论做什么都会遭到批评时,那他唯一的选择,就是什么也不做。

很多时候,大人可能没意识到,一句脱口而出的批评和贬低,影响的不仅是孩子的当下,更是他整个的思维模式。

3

误区三:

夸奖孩子时

只会说“真聪明”、“你好棒”

或许有的家长会说,我经常夸孩子,可孩子还是不愿意努力,尝试新鲜事物。

其实,有时候不恰当的夸奖反而会固化孩子的思维。

斯坦福大学著名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曾针对纽约20多所学校,400多名学生做过一项实验:

第一轮测试中,研究人员为孩子们准备了一些非常简单的智力拼图。

每个孩子完成测试后,研究人员都会当场公布分数,并附送一句夸奖的话。

但不同的是,第一组孩子听到的是“你很聪明,在拼图方面颇具天赋”;而第二组孩子听到的是“你一定是很努力,才表现得如此出色。”

到了第二轮测试,孩子们可以自行选择测试的难度:

一种比较难,但能从中学到新知识;另一种相对简单,和上一轮较为类似。

结果,90%被夸“努力”的孩子都选择了第一种,而大部分被夸“聪明”的孩子都倒向了第二种。

随后,开始了第三轮测试。

这一轮测试的难度远远超过了这些孩子的水平,没人完成任务。

但在面对困难时,被夸“努力”的孩子往往会不断进行尝试,最终,他们的成绩比第一次测试时进步了30%左右;

可被夸“聪明”的孩子,却更容易放弃,也更容易感到沮丧、焦虑。

不仅如此,和第一次相比他们的分数也退步了约20%。

经过一系列的研究,最终研究人员得出了结论:

被夸“聪明”的孩子,会把失败归结于天赋不够;而被夸“努力”的孩子,会更专注于做事的过程。

同时,前者也更受不了被夸奖聪明后遭受挫折的失败感。

这就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有的孩子不愿主动去尝试,一旦经受挫折,只会束手无策。

错误的夸奖,不仅不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反而会损害孩子的抗压能力,阻碍孩子的思考方式。

4

卡罗尔·德韦克教授曾以美国13所高中的差生为研究对象,进行过一项实验。

结果表明:

拥有成长型思维的孩子更愿意迎接挑战和付出努力,在面对挫折时,也具有良好的适应力;

想要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父母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1. 父母经常使用积极地表达

成长型思维与其说是教出来的,不如说是示范出来的。

在生活中,父母要尽量使用积极的表达方式:

把“我不会”改成“我可以学”;

把“我不行”改成“我再努力一下”;

把“太难了”改成“这件事充满了挑战”……

父母经常有意识地用积极的角度描述问题,孩子也会在耳濡目染中习得自信和勇气。

2. 肯定孩子努力的过程,引导孩子正确归因

固定型思维的父母,只关注孩子是否达成他们所期待的目标;而成长型思维的父母,更加关心孩子努力的过程。

心理学家贺岭峰就曾在一次演讲中分享过自己的故事:

看到女儿59分的试卷后,他没有就批评、指责女儿,而是告诉女儿,考试也分为选拔性测验和诊断性测验,并鼓励她:

“这一次,你诊断出了41分的问题,就是这次考试最大的受益者。”

贺岭峰教授这么做,是为了让女儿知道考差了,只是因为对知识的掌握还不够熟练。

而责骂孩子“蠢”“笨”,则会让孩子误认为是自己天赋不够或能力不行,从而丧失继续前进的动力。

所以,父母千万不要因为结果不尽如人意,就否定了孩子努力的过程。

3. 拒绝笼统、空洞的表扬,掌握赞美孩子的正确姿势

在《终身成长》一书中,卡罗尔·德韦克教授提到:

“如果孩子做某一件事做得很好,在赞扬他时,要强调他努力的过程,而不是他先天有什么过人之处。

比如,夸赞孩子的态度、专注、坚持、创意、策略等。”

不仅如此,父母还可以尝试使用著名的“FFC模型”:

F(fact 事实)——“今天回家后,妈妈没有催促你,你就主动开始写作业”;

F(feeling 感觉)——“这让妈妈觉得很骄傲,看到我的宝贝终于养成了好习惯,真是令人感到欣慰”;

C(compare比较)——“跟上学期相比,你的确进步了很多”。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比较”这一环节中,父母最好不要拿孩子跟别人家孩子比,而是只跟孩子自己比。

5

电影《教父》中有句经典的台词:

“花半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其实,只要稍加留心就会发现:

一个班级中那些学业优秀,并且持续进步的孩子,往往不一定是最聪明的,也不一定是家境最好的,但一定遇到挫折时最不容易放弃的。

所以,作为父母,比起逼着孩子学习,更重要的是为孩子建立一种新的思维模式:

不再追求一蹴而就、立竿见影。

而是将目光转向过程,持续发力,用长期投入的汗水和矢志不渝的坚持锤炼自己。

唯有这样,孩子才能走出思维的牢笼,奔赴更广阔的天地。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