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奋斗百年路 安徽创辉煌|大通:实干担当,书写人民满意答卷

  • 反光镜
楼主回复
  • 阅读:469
  • 回复:0
  • 发表于:2021/6/30 15:05:16
  • 来自:安徽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滁州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讯   近年来,淮南市大通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扣构建新发展格局机遇,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一手抓高质量转型发展、一手抓全面从严治党,紧紧围绕加快转型、助推发展的大事,群众关切、历史遗留的难事,夯实基础、有利长远的实事而不懈奋斗,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全方位、历史性成就,城乡面貌发生了深层次、根本性变化,交出一份让组织放心、让群众满意的优异答卷。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淮南市大通区将持续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在学深悟透中汲取砥砺奋进的力量,在厚植优势中把握机遇乘势而上,力争把大通区建设成经济强、百姓福、生态美的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大通。



促转型谋增效综合实力持续提升

过去五年,大通区经济社会呈现持续健康发展良好态势,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产业结构加速优化。“十三五”期间,全区累计实施重点项目156个,完成投资144亿元,唐兴机械、乐森黑马、淮南快递物流产业园等124个项目建成达产,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等32个项目加快续建。



2020年,全区财政收入6.25亿元,从2016年开始,年均递增3.58%,增速超过淮南市各县区平均水平。69家战略性新兴工业产业完成总产值132.20亿元,占工业产业总产值的53.80%,制造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89%。

农业现代化持续提速,乡村振兴战略稳步推进,各类农业新型经营主体达280家,创建国家、省、市级示范合作社、示范家庭农场22个。

服务业发展提质增效,比重已达49%,快递物流、医药物流产业茁壮成长,限额以上商贸企业增加至60家,年均增长10.2%。

“十三五”末,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1.10亿元,较“十二五”末增加51.8亿元,年均增长6.1%,人均生产总值从2.66万元增加到5.44万元,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生产总值均实现“翻一番”。

大通区牢固树立城乡一体化发展理念,加强城乡规划管理,协调城乡空间布局,“四好农村路”串联城乡,农村环境整治“三大革命”顺利推进,安全饮水实现全覆盖,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显著。城乡差距不断缩小,2020年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9915元、17672元。

破难题激活力改革开放深入推进

大通区完成新一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重新建立和优化调整31个部门的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和创优“四最”营商环境,区政务服务中心建成投用,在全市率先开辟个体登记(注册)7×24小时自助政务服务,政务服务事项与“安徽省政务服务网”实现全面对接,企业开办实现“一日办结”。深入推进“四送一服”双千工程,累计为企业解决问题410件,争取融资1.6亿元。



截至“十三五”末,全区各类市场主体总量达10226户,比“十二五”末增加5213户,年均增速26%。实行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完成全区48个村居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

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格局,组建8个招商工作队,成立上海、宁波、无锡3个驻点招商组,加大招引力度。2016年至2020年累计引进亿元以上市外内资项目资金108.37亿元,引进亿元以上省外项目资金137.67亿元。实施60多个技术改造、技术创新、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项目,获评高新技术企业10家,“专精特新”企业11家。

增福祉提品质人民生活显著提升

五年来,大通区累计实施民生工程128项,总投资7.76亿元;困难群体应保尽保,累计发放城乡低保、特困人员供养、医疗救助等各类救助资金1.75亿元,惠及40.22万人次。



教育更加优质均衡,累计投入4.60亿元,年均增长17.10%。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达到国家规定水平,省级慢性病防控示范区创建通过复审,大通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被批准为省级医养结合示范中心,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加快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取得阶段性成效。

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开展“身边好人”“最美家庭”“最美婆媳”评选推荐等活动。全面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乡镇街道文化站实现全覆盖,村和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达96.72%;组织开展文艺演出、读书活动、培训讲座等各类文化惠民活动,“送戏进万村”农村文化活动全覆盖,建成46个农家书屋。

加大“寿州窑”遗址保护力度,打造上窑寿州窑产业园,“寿州窑”获批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创新打造“一馆一林两基地”(新四军纪念馆、新四军纪念林、党风廉政教育基地、“万人坑”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形成党性教育红色精品路线。“九龙岗民国建筑群”“战后碉堡”等12处文物古迹申报国家及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创城工作一直位居全市前列。

守初心显担当勇立潮头不负人民

方位决定方向,方向指引未来。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大通区迎来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淮河生态经济带、合肥都市圈、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等重大战略叠加,有利于该区融入发展规划、承接产业转移、加强区域合作,为更多优质企业提供发展空间;迎来了不进则退的转型关键期,依靠科技创新带来的发展潜力,加快构建以智能装备制造业为主体的创新型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现代装备制造,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增强内生发展动力。



经济实力有更大提升,地区生产总值力争年均增长7%以上、财政收入年均增长8%以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0.5%以上,奋力在全市发展方阵中往前走、上台阶、作贡献;创新发展有更大增强,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体制机制改革、重要平台打造、创新主体培育等取得新突破,基本形成以创新为支撑的经济发展方式;改革开放有更大突破,全面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淮河生态经济带、合肥都市圈等重大战略,与市内外发达地区思想观念、体制机制、政策环境等全面对接,招商引资工作提质增效;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更大进步,民生福祉有更大增进。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人民生活品质持续提高。

未来五年,是大通解放思想、全面发展的五年;是大通迎难而上、坚定前行的五年;是大通锐意进取、奋力拼搏的五年。大通区干群牢记成绩是干出来的、事业是担当出来的,将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勇立潮头、走在前列,不负时代、不负人民。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