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4岁男孩幼儿园赢了比赛崩溃大哭,比输更可怕的是这个……

  • 儒林外国语学校
楼主回复
  • 阅读:5619
  • 回复:0
  • 发表于:2019/11/19 8:27:28
  • 来自:安徽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滁州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前不久,一名4岁男孩复活赛赢得奖杯的小视频走红,不少网友称被他萌哭了。

原来,幼儿园举办平衡车比赛,小家伙在小组赛的时候和别人发生了碰撞,失去了小组第一的竞争资格。好在,最后的复活赛中,他成功夺冠了。

在领奖台上,小家伙紧紧地抱着奖杯哭了,并且一再强调:「大奖杯只能是我的。」

这让一旁的爸爸哭笑不得,网友们也纷纷表示既好笑又心疼。

似乎不少孩子,都有「只能赢不能输」的通病。输了就撒泼打滚乱发脾气的孩子,也是一抓一大把。

事实上,喜欢赢是孩子的天性,无可厚非。但孩子输不起的心态,有很大一部分因素却是来源于父母。

 1 
父母对待输赢的态度,影响着孩子

小区里有个孩子,特别喜欢争强好胜。

即便是小孩子们之间特别普通的游戏,他也是卯足了劲,必须要赢。要是输了,他就会胡搅蛮缠,说这个不算数。

有一次,孩子们在一起打乒乓球。这孩子连输了几次,面子上有些挂不住了,正要发作,站在一旁的孩子爸爸却先恼了,上来直接踹了他几脚:「好好打,看你打的什么臭球?」

孩子受了批评自然不依不饶,边哭边说这局不算,重来。
几次三番,小区里再也没有孩子愿意跟他玩了。原因就是:他太输不起了。

是孩子输不起吗?不是的。从孩子爸的举动来看,孩子输不起,其实根源在于他的父母输不起。

父母将输赢看得高于一切,孩子也只好「不择手段」地想要赢。

「你是最棒的,一定能成功」、「你今天必须要发挥出最好的水平」……这样的话,我们听来并不陌生。可是,你能想象当这些话从孩子嘴里说出来,又是怎样的情景吗?

在亲子综艺节目《考不好没关系》中,爸爸们被要求参加「小学考试」,孩子们则在一旁紧张地观考。

上面那些话,就是对爸爸们寄以厚望的孩子说的,他们想要赢得比赛的急切心情,呼之欲出。

不过,爸爸们却是状况频出,连简单的古诗文和常识题都会掉链子。

在抢答环节中,一位爸爸答错了,惨遭淘汰。他的女儿一时难以接受这个结果,瞬间泪崩。而另一个女孩,因为没能帮爸爸抢到答题机会,自责得大哭,以至于她的爸爸想要提前退赛。

孩子们对赢的强烈渴望,和对输的恐惧,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得到。

想要赢,并没有错,毕竟三四岁的孩子就已经有胜负心了。
可是,这世上没有常胜将军,如果不能教会孩子用平常心来看待输赢,那对未来的影响和伤害是非常深远的。

 2 
「输不起」是摧毁孩子信念的助推手

许多孩子从小就被灌输「只能赢不能输、事事要争当第一」的概念,还会被父母有意无意地用「别人家的孩子」来激励。

事实能如他们所愿吗?
不一定。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人们遇到挫折的时候,90%以上的人会选择攻击、退化、压抑、固执和退却。

当孩子被「一定不能输」的理念所支配时,就没法理性地看待挫折和失败了,因为他们不知道该如何去调节负面情绪。

今年,浙江一个高考生,就因为自己考得太差,而好友的成绩都非常优秀,心理极度不平衡,便偷偷篡改了好友的高考志愿。

所幸,好友发现得早,省招办及时为他们恢复了志愿,而警方也对这名篡改他人志愿的考生作了拘留10天的处理。

仅仅是因为「输不起」的心理作祟,就将自己送进了拘留所,这个代价未免也太大了。

当「我输了别人也休想赢」的思想占据上风的时候,其实就已经是妥妥的输家了。

不过,与不能平心静气面对输来说,因为「输不起」而引发的自卑和没有安全感,才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

看过一段视频,小男孩王畅总是习惯自我否定,说:「这个我肯定不会、我肯定赢不了、我一点都不厉害……」

在和爸爸进行赛车比赛的时候,爸爸在第一个弯道就轻松领先了。这下,王畅不干了,一边哭闹,一边径直从车上走了下来,怎么也不肯再上车继续比赛。

当大人问他是完成比赛重要,还是比别人快重要时,他毫不犹豫地说:「比别人快更重要。」在他看来,分数和别人对他的评价,才是至关重要的。

因为他觉得,自己如果失败了,就得不到爸爸妈妈的关注和表扬。

布鲁尔·卡特曾说:孩子健康心理的培养比什么都重要,孩子只有具备了健康的心理,才能挑战未来,走向成功。

有的父母在不经意间给孩子施压,鼓励孩子拿第一。

可这种心理暗示,不仅会给孩子压力,还会让孩子误以为自己只有表现得非常优秀,才能得到父母的爱。一旦失败,便会变得自卑又敏感,得不偿失。

 3 
该如何教孩子面对输赢?

那么,面对那些「输不起」的孩子,父母该如何正确引导呢?

·父母自己调整好心态,不执着于名次和输赢

前不久,一则「儿子考98分妈妈抑郁」的话题被顶上了热搜。

这位妈妈是一所重点小学的老师,她对自己5岁儿子的要求永远是100分。所以,面对孩子的「不争气」,认为自己教育很失败的她,抑郁了。

事实上,父母太执着于名次和输赢,除了让孩子心理压力更大之外,于事无补。

看过一则很暖心的教育短片:
在饭桌上,兄弟俩分别汇报自己的考试成绩。其中一个孩子得意地跟妈妈细数自己每门的分数,可另一个孩子,却忐忑地将只考了60分的试卷藏在桌子下,不敢拿出来。

当妈妈看到那份60分的试卷时,很生气。可是,她突然想起孩子每天晚上刻苦用功的背影,立马调整好了自己的情绪,微笑着对孩子说了一句:「做得很好。」

得到妈妈肯定的孩子,不敢置信地直起了身子,连眼睛都散发出光芒。

可见,希望孩子能够「输得起」,父母首先就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要孩子赢了,就大肆奖励;孩子输了就惩罚冷落。

要让孩子知道,无论输赢,我们都会一直爱着他。父母的爱,才是孩子能够所向披靡最好的武器。

·引导孩子注重过程

好友的女儿从小就学习乒乓球,年年都会代表学校去参赛,并且获得过许多奖牌。

可是,在一次省级比赛中,孩子发挥失常输了比赛。离场后,她抱着妈妈哭得稀里哗啦:「我太没用了,我输了。」
好友知道女儿为了这场比赛付出了许多,心疼得要命说:「能来参加省级比赛,在妈妈心里你已经很棒了!」

她告诉孩子,「喜欢乒乓球,并且为之努力和付出了,这个过程本来就是美好的,没必要为最后的结果纠结。」

孩子虽然很难过,但她很快调整好了情绪,继续迎接后面的比赛。

心理学家马斯洛说:挫折对于孩子来说未必是件坏事,关键在于他对待挫折的态度。

注重过程、弱化结果的思维模式,不仅能给孩子更多的鼓舞和自信,也能指引他们不畏挫折继续向前。

·鼓励孩子重新爬起来

教育家Rita Pierson在TED演讲时曾分享过一个小故事:她让孩子们做了一份20道题的试卷,结果有一个孩子错了18道题。她便在卷子上写了一个+2,并且画了一个大大的笑脸。

孩子拿到试卷的时候有些疑惑:「老师,我不是不及格吗?为什么你还要给我笑脸?」

Rita Pierson说:「我们一会儿会复习这些题目,复习完之后你能做得更好吗?」
孩子开心地大声回答:「当然!」

引导孩子从哪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在反思中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法,这才是成长过程中父母应该要注重的。

作家刘震云曾说:生活本没有输赢,但如果你一旦有了胜负心,那便是输家。
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从失败的地方爬起来。

我们总是抱怨孩子输不起,殊不知,父母才是影响孩子的重要因素:

凡事太娇惯,会让孩子认不清自己的真实实力;
凡事只追求输赢,则会让孩子感到焦虑和自卑,即便是赢得了第一,也可能会输掉孩子的人生和快乐。

放平心态,接纳孩子的不完美,帮他们树立自信,才能让孩子真正赢得人生!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