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全市经济运行情况
由滁州市统计局 张晖副局长发言:

上半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狠抓“六稳”工作落实,经济运行继续保持在合理区间,延续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上半年全市各项经济指标持续实现争先进位。
一、上半年主要指标完成情况1.地区生产总值较快增长。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60.6亿元,同比增长9.4%,高于全省1.4个百分点。其中,一产实现增加值86.1亿元,同比增长3.6%;二产实现增加值491.9亿元,同比增长11.1%,同比提升1.2个百分点;三产实现增加值382.6亿元,同比增长8.8%。2.农业生产形势稳定,生猪出栏量回升。上半年,全市夏粮产量173.8万吨,增长2.5%;蔬菜种植面积13549公顷,增长3.8%,高于去年同期2.5个百分点;蔬菜产量43.4万吨,增长4.3%,高于去年同期2.9个百分点;瓜果面积925公顷,增长7.3%,产量3.2万吨,增长9.5%。水产品发展形势较好。上半年,我市养殖面积达65143公顷,水产品产量17.6万吨,同比增长5.9%,增幅高于去年同期2.1个百分点。生猪出栏企稳回升,上半年生猪出栏112.8万头,与去年同期持平,增幅比一季度提高4.1个百分点。3.规上工业生产形势较好。今年以来,规上工业生产稳定,增加值增速保持两位数增长。上半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4%,高于全省3.1个百分点,居全省第1位。民营经济拉动有力。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中民营企业数为1557家,占全市规上企业数的94.7%,同比提高0.3个百分点,增加值同比增长11.1%,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贡献率达71.2%,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1个百分点。 4.商贸流通业增长平稳。上半年,我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6.1亿元,同比增长12.8%,总量位居全省第7位,增速居全省第2位,高于全省平均增幅1.9个百分点。与上年同期相比位次前移3位。按经营所在地分,乡村增速快于城镇。上半年,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87.3亿元,同比增长12.5%;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8.8亿元,增长14.2%,增幅高于城镇1.7个百分点。按消费类型分,餐饮收入快于商品零售。上半年,全市实现餐饮收入53.0亿元,同比增长13.7%,增幅高于商品零售额1个百分点;商品零售额293.1亿元,增长12.7%。上半年,限额以上批零企业实现网上商品零售额10.4亿元,同比增长28.1%。5.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回升。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7%,高于全省3.2个百分点,高于一季度0.8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4位,较上年同期前移5位。其中,工业投资增长28.2%,技术改造投资增长46.4%,均居全省第2位。6.财政收入增长平稳。上半年,全市实现财政收入195.9亿元,同比增长11.7%,总量和增速均位居全省第4位。从收入构成看,全市上半年实现税收收入156.3亿元,增长9.9%,占全市财政收入比重为79.8%;从减税降费成效看,个税改革收效明显,全市上半年完成个人所得税3.1亿元,同比下降39%。7.金融存款增速回落,贷款增速同比提升。6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2764.6亿元,增长8.7%,比同期回落6.1个百分点;贷款余额2296.9亿元,增长20.8%,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8.居民收入增幅提升,就业稳定。上半年全市实现居民可支配收入12389元,同比增长10.9%,高于全省0.6个百分点,增速位居全省第1位,较上年同期前移2位。其中,城镇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16819元,同比增长9.9%,增速居全省第3位;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8297元,同比增长10.2%,增速居全省第6位。上半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员4.86万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15%;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76%,低于年度控制目标1.64个百分点。二、经济运行主要特点1.经济增长步伐加快、位次前移。上半年,部分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同比提高,位次前移。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居民可支配收入、进出口总额增速均位居全省第1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增速位居全省第一方阵前列。2.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比重分别由同期的10.5:50.7:38.8调整为9.0:51.2:39.8,一产占GDP比重比去年同期减少1.5个百分点,二产、三产占GDP比重分别比去年同期提高0.5、1.0个百分点。3.工业成为拉动我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上半年,工业实现增加值428.1亿元,同比增长11.1%,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1.2个百分点,对GDP贡献率为54.5%,比去年同期提高7.4个百分点,拉动GDP增长由去年同期的4.6个百分点升至5.1个百分点。总的来看,今年以来全市经济持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势头,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快于全省、位次靠前。但同时要看到,当前外部环境仍存在较多影响因素,经济保持较快发展的压力仍然很大。下一步,要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执行中央“六稳”要求,牢牢把握稳中求进总基调,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高质量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