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手机版
  • 微博
  • 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888888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快捷导航
    查看: 25|回复: 0

    遇事有地找说法 解纷无需多奔波 ——南谯努力实现群众矛盾纠纷化解“最多跑一地”

    [复制链接]

    876

    主题

    4

    回帖

    2846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846
    发表于 8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滁州日报 全媒体记者包增光


    前不久,随着陈某、严某、李某三方握手言和,南谯区一桩欠薪纠纷得以圆满化解。原来,陈某之前雇用严某等人负责一项工程的水电和木工,完工后,陈某以发包方李某未付工程款为由,仅向严某等支付部分工钱,仍有6万元未结清。严某无奈报警。

    根据警调对接工作机制,此事转至区综治中心处理。在仔细查看劳动合同、施工记录、结算文件等之后,调解员认为想要彻底化解该纠纷,应当将三方全部纳入调解范围内。调解过程中,法学咨询专家通过思想和法治教育,促使陈某先将6万元欠款结清,李某也表示尽快付清陈某工程款。

    “该起矛盾纠纷的妥善调解,凸显出‘警调对接’机制的高效性。”南谯区相关部门负责人分析说,公安机关依托“前端发现+分流引导”,将非警务矛盾纠纷导入法治化轨道,避免矛盾升级;区法学专家则发挥专业优势,为复杂欠薪纠纷提供精准法律指引,推动调解结果兼具合法性与公信力;区综治中心统筹专职调解员、法学专家等多方力量,有效提升化解成效。

    综治中心是预防化解矛盾纠纷、推进平安南谯建设的重要平台,也是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重要载体。今年以来,南谯区在全力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过程中,努力实现群众矛盾纠纷化解“最多跑一地”,为保障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发挥重要作用。

    为筑牢平安南谯建设基层基础,该区综治中心整合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等资源,法院等7个部门常驻,其他部门按照“中心吹哨、部门报到”随时进驻,构建“一中心、一平台、十个调委会”大调解体系。镇(街道)综治中心整合矛盾纠纷调处中心、信访接待中心、法学会等资源,村(社区)综治中心整合民警辅警、法律顾问、网格员等力量,成为联系群众、了解民意、化解矛盾的前沿阵地。

    在此基础上,南谯区健全完善源头预防、定期排查、分析研判、多元化解、闭环管理、奖惩激励等6项机制,对矛盾纠纷实行全方位跟踪、全周期管理,紧盯排查、上报、交办、办理、反馈全过程,把责任、方法、标准细化落实到各个环节。

    深化多元化解,是提升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水平的有效方法。各级综治中心对群众上门反映的矛盾纠纷、网格化平台流转的矛盾纠纷等,进行统一登记并受理,分类流转导入办事程序。事件分流后,适宜相关部门直接调解的,立即组织力量依法化解;适宜下级调解的,安排工作人员到综治中心协助调解;属于上级事权的,及时报送上级综治中心或相关部门。

    值得一提的是,南谯区注重联合联动化解,将“110”非警务矛盾纠纷、法院受理适合调解的矛盾纠纷等,通过网格化平台与镇(街道)综治中心对接,形成警调、诉调、访调、检调“四调对接”,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人民调解线上线下“三调联动”的大调解格局。

    在构建多元化矛盾纠纷化解机制过程中,南谯区还积极培育特色调解品牌,形成独具特色的社会治理模式。区司法局“连心谯”调解品牌、同乐街道“四方联席会议”和“逢四说事”制度、龙蟠街道开发的“随手拍”小程序、银花街道“香樟树下”等100余个百姓评理说事点,成为群众茶余饭后建言献策的重要平台;黄泥岗镇“老书记调解室”、施集镇“王帮龙帮你调解室”等个人品牌调解室,成为不少村民矛盾纠纷调解的首选地。

    优化信息支撑,能够助力实现精准预警、高效处置和科学决策,为维护社会安全稳定提供有力保障。南谯区科学设置基础网格735个,组建银花街道“七色光”等群防群治队伍102支,配合专业力量在重点部位开展全天候交叉式治安巡逻,并依托1171名网格员、3415名网格信息员,通过网格化系统平台滚动排查上报治安隐患和矛盾风险。此外,有效整合接入各类公共视频资源,建立平安校园、防溺水等应用场景,实现治安隐患立体化监测、全时空感知。

    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和扎实工作,南谯区在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和社会治安防控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为平安南谯建设筑牢坚实基础。目前,该区正进一步优化信息支撑体系建设,持续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努力打造更高水平的平安南谯,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