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手机版
  • 微博
  • 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888888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快捷导航
    查看: 136|回复: 0

    “摆上桌面讲”,照亮乡村善治路

    [复制链接]

    602

    主题

    2

    回帖

    1958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958
    发表于 2025-9-9 09:26: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全媒体记者王太新

    定远县拂晓乡创新民主议事机制,变治理顽疾为亮丽风景
    “摆上桌面讲”,照亮乡村善治路
    一张木桌,几杯清茶,村民和村干部围坐在一起。诉求声、辩论声、欢笑声交织,最终汇成清晰的共识。在定远县拂晓乡,这样开诚布公的议事场景已成为常态。
    面对“干部干、群众看”这一乡村基层治理顽疾,拂晓乡聚焦打破“背后猜忌”“私下议论”,创新推出“摆上桌面讲”民主议事机制,把群众诉求、村务决策、矛盾调处统统端上桌、晒在“阳光”下,激发了群众参与自治的热情,昔日治理顽疾转化成乡村振兴图景中一抹亮丽风景。
    “摆上桌面讲”给拂晓乡带来了哪些变化?这剂“阳光药方”能否惠及更多的乡村?日前,记者深入拂晓乡进行采访。
    大事小情桌上议
    午后2点,庙孙村丁许组“丁许小院”内,一场关于“和美庭院”评选的议事会正在进行。评选本是好事,但质疑声也直截了当。
    “好事!可咋保证不偏心眼?”“评委选谁?尺子咋量?”问题直指核心。
    “规矩大家定,评委大家选,全程公开透明。”庙孙村党总支书记王学华答得斩钉截铁。
    “每月评比一次我赞成,但农忙时节要灵活调整。”有村民提议。
    “这个建议好,同意!”……几轮讨论下来,评分细则、评委构成、监督方式逐一敲定。
    “过去是干部干、群众看,磨破嘴皮也不见效果。如今大事小情大家商量着定,群众心气上来了,干劲足了,我们的工作也好开展了!”王学华的脸上洋溢着笑意。她深有感触地说,三年前,就是通过民主议事达成共识,丁许组争取到了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实现旧貌换新颜;也是通过民主协商,村民许兵与许良胜两家翻建院墙时主动各退1.5米,将曾经的“心结路”变成了“同心巷”,演绎出现代版“六尺巷”的佳话。
    提及“摆上桌面讲”,林业村党总支书记刘明军同样激动:“在处理村集体‘三资’整治工作中,我们通过充分发挥民主决策作用,经‘四议两公开’程序一致同意后,收回并公开挂网招标处置2处到期山场共340余亩,增加村集体经济收益200余万元!”
    如今,“摆上桌面讲”已在拂晓乡全面开花、不断创新。“‘网格议+全民议’精准锁定涉事人,‘分散议+集中议’因事制宜,‘会场议+场外议’随时随地开聊——议事桌真正搬到了群众家门口、心坎上。”拂晓乡党委副书记贾蓓蓓介绍,在这一机制的推动下,全乡已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责、人人共享的乡村治理新局面。
    矛盾纠纷格中解
    矛盾纠纷化解是检验基层治理的“试金石”。在拂晓乡,网格员参与调解的身影随处可见。他们将网格作为“责任田”,把化解作为“关键招”,扎根一线,直面问题,用脚步丈量民情,以真情化解心结,有效弥补了基层治理中人手不足、响应慢、化解不彻底的短板。
    “‘有疙瘩,找老水!’”在高塘社区,61岁的老党员、老粮商水庆仓,如今是响当当的“和事佬”。他笑言自己业务“转型”——“过去收粮,如今收心事”。担任网格员几年来,他已依托议事机制成功调处纠纷数十起。
    “调解不是断案,得用情去‘暖’,拿真心去‘磨’。”老水的调解心得质朴而深刻。他曾调解一起争夺宅基地的棘手纠纷,多次上门,“白天田间地头聊,晚上堂屋泡茶谈”,还请来了双方亲友共同劝解。浓浓人情浸润下,双方心结松动,同意互换地块,最终握手言和。
    记者了解到,拂晓乡将全乡科学划分为62个基础网格,“乡干部+村干部+网格员”三级联动,“摸排-交办-反馈”闭环运转。乡村干部每周三天进村入户,每月与在家群众见一次面、与在外群众通一次电话,确保“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服务零距离”。
    遇复杂矛盾,则启动“吹哨报到”机制,相关部门闻声即至,将争议“摆上桌面”,现场释法明理,引导依法定分止争。例如,在处理林业村陡口赵组矛盾及羊场纠纷时,乡里召集农经站、林业站、自规所、司法所等相关部门人员,以及涉事村民代表,共同将矛盾点摆在桌面上商议,最终达成一致意见,成功解决了涉及的土地、耕地等问题。
    截至目前,该乡摸排的346件矛盾隐患,已成功化解331件,化解率高达95.6%;连续4年实现“零进京、零赴省、零到市上访、零县集体上访”,并蝉联三届滁州市“无访乡镇”。
    全县推广“拂晓经验”
    为推动“摆上桌面讲”成为常态,拂晓乡以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为抓手,创新推出“和美积分”制度,为村民自治注入新活力。
    在丁许小院的“和美积分超市”,货架上米油、牙膏、香皂等物品琳琅满目,每一件都明码标“分”。“积极参与议事提建议,就能加积分!评上‘最美庭院’,一次500积分!”王学华指着货架说。
    “参与议事,既解决问题,又赚积分得实惠”丁许组村民陆胜笑着说,“积分制发挥了大作用,过去是‘要我来’,现在是‘我要来’。”
    拂晓乡党委书记汪长园深有体会:“基层治理,一头要接牢‘法理天线’,一头要深扎‘地气人情’。‘摆上桌面讲’,讲的是民主,聚的是民心,解的是难题,强的是根基。”他表示,未来将持续深化拓展这一机制,以“六尺巷工作法”的智慧和“滁州有让·定舒心”的品牌为引领,融法治之严、德治之暖、自治之力于一体,努力绘就“小事格中解、大事不出村、矛盾就地融”的善治图景,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一张议事桌,聚起民心,汇合民力,照亮了乡村善治之路。拂晓乡的实践充分证明,唯有尊重群众主体地位,激发群众参与热情,才能实现乡村治理的良性循环。”定远县委社会工作部部长李文杰表示,“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县委社会工作部将以拂晓乡试点经验为蓝本,着力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基层治理新范式,推动‘拂晓实践’在全县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鲜活样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