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媒体记者包增光 通讯员董 超
从无资源、无产业、无发展环境的“三无村”,到产业兴、村庄美、村民富的“明星村”。南谯区珠龙村以蓝莓产业为突破口,让小蓝莓变身“致富果”,2024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突破110万元,也让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珠龙村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建立“党小组+网格员+联户”治理机制,将优秀党员聘为党小组长、网格员、联户长,构建起上下贯通的村级治理组织体系,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红色动力”。他们聚焦支部强组织力、干部强战斗力、党员强带动力、组织强整合力、群众强凝聚力,让珠龙村贴上乡村全面振兴的新标签。
走进珠龙村,曾经的荒山秃岭如今变身“蓝莓园”。沃林蓝莓产业基地里,400多亩土地宛如绿色“地毯”,与远处的秀美村庄、宽阔马路交相辉映,勾勒出一幅生机盎然的乡村画卷。自2017年以来,珠龙村已成功举办七届蓝莓采摘节,每年吸引成千上万的游客,村庄实现从“脏乱差”到“绿富美”的华丽转身。
为了改变村庄面貌,珠龙村“两委”联合乡贤,采用“村企共建”方式大力发展乡村经济。他们围绕“党建引领促进乡村振兴”,聚焦“特色产业+旅游+采摘”这条主线,积极探索“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珠龙村和沃林蓝莓种植合作社成立联合党支部,开展村企联建活动,将土地流转给合作社,用来扩大蓝莓种植。
珠龙村精心打造“种植+养殖+休闲旅游”发展模式,聚焦稻虾养殖和蓝莓种植,推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逐步向水果采摘、旅游观光、农家乐、农产品深加工等方向延伸。目前,珠龙村稻虾养殖扩展到800余亩,为企业提供优质绿色无公害的农副产品。此外,10余户苗木种植大户种植特色优质苗木,面积2300余亩,解决180多人就业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