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手机版
  • 微博
  • 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888888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快捷导航
    查看: 96|回复: 0

    活水润田 农技护苗

    [复制链接]

    408

    主题

    2

    回帖

    1322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322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滁州日报 吕 华


    七月骄阳似火,稻浪翻青。7月24日中午,来安县水口镇油坊村种粮大户高学兵站在田埂上,看着清凌凌的河水顺着渠道汩汩流入自家的800多亩稻田,黝黑的脸上露出了笑容:“亏得镇里调水及时,稻子没受旱,这下心里就踏实了!”
    此时,不远处的清水村,王德山家庭农场里,县农技推广中心植保站站长张华中正撩起裤腿,顶着烈日,俯身探查稻株。汗珠顺着他的帽檐往下滴,他却顾不上擦:“孕穗期要浅水勤灌,既降温又促穗分化,老王你记住,水层保持在3至5厘米最合适。”
    今年以来,来安县的水资源格外吃紧,累计降水量359.7毫米,较常年少四成多;梅雨期雨水更是“缩水”近五成,水库塘坝蓄水量仅0.91亿方,为总蓄水能力的38%,仅能满足城乡居民基本生活用水需求,农业灌溉用水缺口较大。气象部门预测,未来一个多月雨水仍少,高温天扎堆,抗旱成了全县上下的“头等大事”。
    “今年以来,我们充分发挥建成水利工程作用,优化调度方案,提引外水8800万方,相当于40多个小水库的水量,有效缓解了旱情。”来安县水利局长张越介绍,面对旱情,该县积极行动,年初就对全县20个国有水库、泵站以及两处临时泵站的设备进行全部检修,确保抗旱设备开机率100%;同时严格执行“先生活、后生产”原则,科学统筹内水外水,动态监测重点水源地蓄水量,在丘陵圩区实施沟灌补墒,在山区推广机井滴灌喷灌,科技赋能、精准施策,让粮田得以精准“解渴”;此外,与气象、农业部门加密会商,适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防范“旱涝急转”风险。目前,全县农业灌溉和人饮用水形势相对平稳,局部区域农业用水仍紧张。
    这边水利人忙着“找水”,那边农业农村局的技术员们早已扎进了田里。7月22日的农技推广会上,全县6个种植业督导组,每组分片包保俩乡镇,天天在田间地头转,看苗情、摸墒情;88名技术指导员也领了任务,包保联系全县12个乡镇的400多个农户和种粮大户,进行分类精准指导。张华中便是其中之一,这是他今年第三次踏进王德山的稻田,从播种到防虫防病,全程跟踪指导。老王看着800亩绿油油的直播稻长势喜人,像是吃了“定心丸”:“张老师教的法子管用,今年丰产问题应该不大。”
    农业稳产丰收,灌溉用水是保障。当前,来安县水利、农业农村、防汛抗旱等部门协同联动,积极开展水源调度、电力保供和逐级提水,按照“错峰蓄水、梯级提水、科学配水”的原则,确保满足各乡镇农业灌溉基本用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