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滁州日报 张开兴  
 
金秋时节,皖东大地稻浪翻滚,目前已全面进入收割高峰期。但受前期天气等因素影响,今年我市水稻收获期相较往年有所推迟,收获时段相对拉长。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面对天气原因对当前抢收秋粮造成的影响,我市各地务必要精心组织、科学调度,拼时间、抢进度,分秒必争,努力变秋粮丰收在望为丰收在手。 
“抢”字当头。农时不等人,各地要实时跟踪雨情农情,准确把握好“抢收窗口期”,科学调度各类收割机具,精准对接农户需求,充分发挥好应急抢收服务队作用,及时解决秋收过程中的各类技术难题、现实问题,让“分秒必争”的抢收节奏成为秋收的主旋律,最大程度确保秋粮应收尽收、颗粒归仓。 
“实”字为要。秋粮作物进入集中收获期,但连续降水给水稻等收割、晾晒及储存带来困难。要明确认识到,减损就是增产,以实招实效确保“颗粒归仓”。要充分认清当前秋收面临的实际情况,系统施策,尽可能发挥既有烘干设备的能力,提高烘干效率,避免含水量较高的稻谷、玉米等粮食作物霉变,最大程度让秋粮从“收得上”到“收得好”,降低因粮食霉变造成的损失。 
与天争时,抢收秋粮。秋收正当其时,各地各级要以更加积极主动的态度,全方位调动政府、企业、农民等各方的积极性,完善覆盖“收、烘、储、种”的科学应对体系,汇聚合力、精准发力,全力“抢”出丰收的希望,全力守护好群众的“粮袋子”,扛稳国家粮食安全的“硬责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