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手机版
  • 微博
  • 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888888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快捷导航
    查看: 21|回复: 0

    滁州省级以上研发平台突破400家 企业自建占比超九成,成创新核心引擎

    [复制链接]

    866

    主题

    4

    回帖

    2814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814
    发表于 11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滁州网讯(全媒体记者王太新)近年来,我市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深度融合、科技产业一体化的高能级创新平台体系,取得积极成效。目前,全市省级以上研发平台达409家,其中企业自建平台达394家,成为驱动区域创新的核心引擎;一批校企共建平台与高校分院加速落地,为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多元化的科研活力。

    在企业创新层面,全柴动力、扬子空调等5家企业依托国家级研发平台,成为“国家队”成员。同时,本土高校也成为创新的重要一极。安徽科技学院、滁州学院已共建3家省重点实验室、1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其中,滁州学院的遥感与地理信息工程研究中心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一定影响力。此外,一批高能级合作平台相继落地,如西安交大国家大学科技园滁州分院、南京大学天长新材料与能源技术研发中心、安徽大学滁州研究院等为产业升级提供了智力支持。市本级打造的高教科创城、原创科技城,以及天长市建设的人才科创城,共同构建起“孵化-转化-产业化”的全链条创新生态。

    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市专利授权量达10160件,同比增长4.3%,其中发明专利占比15.4%。企业成为绝对主力,斩获全市89.9%的专利授权,一批创新型企业表现突出。如金禾化工拥有200余项国家专利,位列安徽省发明专利百强榜第63位。通用生物2014年成立以来已获得发明专利100多项。光智科技2023年落户滁州,2024年就获批发明专利26项,今年已累计申报发明专利60多项,其组建的先进光电材料及系统研究院为安徽省唯一的红外材料研究院。在滁高校创新动能强劲,安徽科技学院和滁州学院分居全省发明专利百强榜第47位和55位,展现出“象牙塔”里的硬核研发实力。

    科技创新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力不断增强。这不仅表现在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及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均居全省第三,更体现在对企业发展的带动作用。如金禾实业不但进入全省发明专利百强,更进入了全省民营企业百强;捷泰新能源加强新产品研发,新开发的BC电池热转换效率居全行业前列,在光伏市场调整期成功站稳脚跟,实现稳步发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