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手机版
  • 微博
  • 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888888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快捷导航
    查看: 112|回复: 0

    泥巴手里攥初心 田埂地上炼真情 ——定远朱湾镇“秋收突击队”一线解民忧

    [复制链接]

    876

    主题

    4

    回帖

    2846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846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滁州日报                                                                                                  全媒体记者王太新                                                
                                             
                                                                                                                                                                                          秋收时节,定远县朱湾镇的田间地头,多了一支由年轻党员干部组成的“秋收突击队”。他们主动下沉,帮助缺劳力的家庭抢收粮食,成为这个秋天里最动人的风景。
    连续阴雨,让朱湾镇大户陆村的刘延广老人愁眉不展:“家里还有花生没摘完,田里的又等着收,真急人!”正在这时,几个年轻人走进院子:“大爷,我们是镇上的,来帮您摘花生!”话音未落,几人已蹲下身,麻利地干起活来。泥水沾满双手,刘延广看得心疼:“这刚下过雨,全是泥,把你们手都弄脏了。”“没事儿,大爷,干农活哪能不沾泥呢!”大伙儿笑着回应,手里的活一刻没停。
    另一边,刘焕社家的玉米地里,同样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年轻干部们分工有序,掰玉米、装袋、搬运,动作一气呵成。看着玉米很快收完,刘焕社连连称赞:“你们拿笔杆子行,干农活也一点不含糊!”
    在这个多雨的秋天,朱湾镇的田间一次次上演这样的暖心画面。据了解,该镇30多名年轻党员干部已先后5次深入村组,累计帮助十余户家庭抢收秋粮。
    为何组织干部下地“吃苦”?朱湾镇党委书记蒋学超道出初衷:“今年秋收遇上连阴雨天气,不少农户确实缺人手。让年轻干部下去,既解群众燃眉之急,也是给他们上一堂‘接地气’的实践课。会议室里讲再多,不如泥地里走一遭。只有亲身体验‘汗珠子摔八瓣’,才能真正懂得‘粒粒皆辛苦’的含义,才知道群众愁什么、盼什么。”
    “起初看到老乡的眼神,我心里也没底,怕被当成‘摆拍作秀’。”朱湾镇干部周富燕坦言,“但我们实打实地干,不嫌脏、不喊累,不喝群众一口水,干完默默离开。慢慢地,乡亲们的眼神变了,愿意和我们拉家常、说心里话了。”她感慨道:“这趟‘泥腿子’当得值!今后和群众打交道,心里更有底,也更清楚劲儿该往哪儿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