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滁州网讯(全媒体记者李文刚)提振消费是扩大内需、做大做强经济大循环的重中之重。今年以来,我市坚持把促进消费摆在突出位置,出台系列举措大力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不断优化消费环境,打造多元化消费场景,消费市场活力涌动。记者从市商务局了解到,上半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9%。 
我市聚焦平台搭建,有序推动县域商业体系建设,新增县域商业建设行动“试点县”2个、总数达5个,其中全国“领跑县”3个。向上争取资金3300万元,升级改造乡镇商贸中心、集贸市场等项目43个,全市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均达到增强型及以上。 
同时,在优化商业网点布局上,加快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建设,巩固提升10个国家级、16个省级试点社区建设成果,带动完善53个社区商业网点功能,丰富“一店一早、一菜一修、一老一小”业态,扩大多层次便利化社会服务供给。 
提升消费规模,壮大市场主体是关键。我市加快26个重点商贸项目建设,常态更新限上培育库,紧盯重点领域,分类实施工贸分离、个转企。上半年,全市新增限上单位327家,总数达2581家,居全省第3位。其中,亿元以上企业73家,10亿元以上11家。 
电子商务作为促消费、保民生的重要力量,在激发经济活力、促进灵活就业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我市积极开展“直播+产业带”“即时零售”等业务,建成直播基地11个,组织直播带货300余场次,网销农产品300余种、网销品牌114个、“安徽好网货”6个。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市限上网络销售额增长67.8%。 
老字号是工商业发展历史中孕育的“金字招牌”,不仅是城市记忆的载体,更是促进消费升级、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引擎。为扩大老字号品牌影响力,我市积极推动老字号品牌传承与保护,组织参加消博会、全国农产品产销大会等展销平台,助力老字号“走出去”。此外,还深挖地方特色资源,以专业指导服务为抓手,全力培育老字号品牌。今年以来,我市认定“安徽老字号”4家、“滁州老字号”5家,拟申报“中华老字号”2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