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滁州日报 全媒体记者包增光 通讯员王波 盛辉 
 
 
“终于盼到国庆假期,我们一家好好放松了一下。”10月2日至3日,合肥市民李玉春怀揣着对美好假期的迫切期待,带着一家人驱车赶到凤阳县,开启一场难忘而又充实的“特种兵式”游玩。不到两天时间里,他们穿梭于小岗村、明皇陵等历史文化景点,感受着历史的厚重与沧桑;又打卡韭山洞、狼巷迷谷等自然风光,领略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走进小岗村,一对儿女围在导游身边,听得津津有味;踏入狼巷迷谷,孩子们奔跑嬉戏,欢声笑语回荡在山谷间……“这里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同时也是自然风光秀丽的旅游胜地。”李玉春感慨,“时间虽短,但收获满满。凤阳真是一个值得一去再去的好地方。”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是个好地方。”国庆假期、金秋时节,凤阳县文旅消费市场热度不减。游客们穿梭于各个景点,或沉浸于历史文化之中,或享受自然风光之美,或参与各类互动体验活动,尽情感受着大美凤阳的独特魅力。 
10月2日至6日,历代帝王庙景区好戏连台,蹴鞠比赛、公益研学课,许多游客在动手实践中深入了解传统文化;还有大明策论、武将机缘、嫦娥送福等NPC互动活动,不少市民仿佛置身于古代朝堂江湖与历史人物对话。 
同样精彩的还有开国功臣庙景区,游园会和甲胄互动,让大家仿佛穿越回到明朝盛世,感受开国的豪迈与荣耀;情景短剧表演、明军演武等,将历史场景生动地呈现在众人眼前;还有草本药茶、乡民参军等互动体验,极大提升了景区的文化内涵与吸引力。 
节日期间的中都城隍庙景区,化身一座民俗文化宝库,彩绘颜韵的绚丽色彩、灵剪妙思的精巧剪纸、草药香珠的清幽芬芳,每一项民俗活动都展示凤阳传统技艺和文化特色;钟楼景区设置多处国庆主题打卡点,红绸飘扬、灯笼高挂,氛围感直接拉满,男女老少穿上美美的衣服,和家人朋友一起拍照留念,定格最幸福的瞬间。 
璀璨凤阳,在国庆、中秋佳节,以大明华章为引,与各地游客共赴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盛宴,留下一段难忘的假期回忆。 
今年以来,凤阳县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理念,深入挖掘大明文化、小岗精神等核心资源,拓展文旅业态、优化产品供给、推进全域旅游,全力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与高质量发展。 
就在前不久,2025年“凤阳是个好地方”文旅活动季接连推出多场精彩活动,一系列集文化展演、美食品鉴、非遗体验与光影艺术于一体的文旅盛宴,为市民和游客带来沉浸式体验,有效带动餐饮、文创、特色农产品等相关产业链协同发展。仅在这个活动季,就吸引超过10万人热情参与。 
围绕“金色游中都、红色学小岗、蓝色走淮河、绿色亲自然”四色文旅品牌,凤阳县构建起覆盖全域的多元文旅业态,涵盖非遗体验、红色研学、疗休养等多个领域。2024年,小岗村荣获联合国“世界最佳旅游乡村”称号,凤阳县入选长三角(安徽)“疗休养+红色”十佳县(市、区),凤阳山旅游区获评“安徽省避暑旅游休闲目的地”。 
在聚焦文物保护与文旅融合发展过程中,凤阳县着力构建“1+4+N”空间格局,即1条江淮分水岭风景道、4大主题板块和N个引爆点项目,成功创成安徽省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打造消费新场景,凤阳县以“一园三门两楼三庙一街”为核心,串联洪武门、钟楼、鼓楼、历代帝王庙、开国功臣庙、城隍庙等景点,形成连贯的文化体验游览线路。 
凤阳县还积极适应数字化创新浪潮,大力推进智慧文旅建设,充分利用全息投影、增强现实、5G等前沿新技术,在博物馆、开国功臣庙等场所精心打造数字展陈。通过多媒体与声光电技术的巧妙融合,生动再现明中都建设的辉煌历程与鄱阳湖大战的壮阔场景。这为游客带来身临其境的互动沉浸式体验,仿佛穿越时空,触摸历史脉搏,切身感受文化魅力。 
从春季的东陵桃花节,到夏季的小岗葡萄文化旅游节,再到“凤阳是个好地方”系列文旅活动,还有国庆期间的“武韵中都·璀璨凤阳”华裳之旅……今年以来,凤阳县通过一个个精彩的文旅主题活动,持续提升文旅品质,不断激发消费活力。当前,凤阳县正持续聚焦文旅深度融合,探索更多常态化、多元化文旅消费新场景,为文旅产业转型升级注入强劲动力,助力全县经济社会蓬勃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