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手机版
  • 微博
  • 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888888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快捷导航
    查看: 124|回复: 0

    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

    [复制链接]

    602

    主题

    2

    回帖

    1958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958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全媒体记者李文刚 通讯员江贻军
    “市科技局将巩固拓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成果,持续加强作风建设,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决策部署上来,坚持创新开路,以创新思维破解‘创新之问’。”市科技局局长周成东告诉记者,市委七届九次全会胜利闭幕后,该局迅速组织传达学习全会精神,紧密结合全市科技创新工作实际,研究制定贯彻落实举措,系统谋划下一步重点工作。
    据悉,今年以来,市科技局紧扣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坚持科技打头阵,狠抓创新主体培育、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人才引育、创新环境优化等工作,全社会研发投入、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和研发平台总量均居全省第三,滁州在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中国城市创新能力排名中分别位居全国第64、69位。
    科技之光熠熠生辉,创新之力澎湃不息。“市委全会关于科技创新的系列部署要求,为全市科技创新工作指明了路径和方向。”周成东表示,全市科技系统将坚定走好创新之路,全力展现创新之为,把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作为最大机遇,全力抓好各项工作落实,确保“十四五”科技创新工作圆满收官,奋力打造全省科技创新重要战略支点,为现代化新滁州建设提供更有力支撑。
    记者了解到,下一步,市科技局将聚焦六个方面精准发力:
    一是强化科技创新战略谋划。高质量完成“十五五”科技创新规划编制,明确未来五年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实施路径,力争将我市更多重大创新平台、重大科技项目和重大改革举措纳入省级规划盘子。二是壮大科技企业队伍。持续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领军企业”梯次培育机制,力争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与增量持续位居全省前列。三是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围绕“8+3”新兴产业链和未来产业布局,实施“有组织”科研攻关。建立完善技术需求征集和项目形成机制,支持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聚焦产业“卡脖子”难题,争取在省科技攻坚计划项目立项上实现新突破。四是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深化“政产学研金服用”深度融合,推动安徽大学滁州研究院、工大智谷(滁州)协同创新中心等平台实体化运营。完善“发现-验证-孵化-产业化”全链条转化体系,布局建设概念验证中心、中试基地,促进更多科技成果在滁转化落地。五是深化区域协同创新。深度融入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扎实推进与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战略合作。高效运营天长—上海、南谯—浦口等“科创飞地”,构建“研发在外地、转化在滁州”的协作模式,主动承接优质科创资源溢出。六是优化科技创新生态。发挥好市委科技委及其办公室的统筹协调作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科技评价体系和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强化科技金融赋能,用好天使投资基金、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推广“创新积分贷”等金融产品,破解科技型企业融资难题。加强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引进和培育,营造近悦远来的创新环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