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本地文化 > 历史沿革

历史沿革

关键词:滁州历史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滁州素称“金陵锁钥”、“江淮保障”,古往今来是一处充满故事的地方。滁州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五个时期:

  1.先秦至汉代。

  早在远古时期,先民们就在这片土地上采集耕耘、生息繁衍。考古发现多处新石器时期的文化遗址。如濮家墩、侯家寨等遗址出土的先民生活使用的原始器具印证着历史年轮。夏商周时期,这里分布着一些部落方国,有钟离国、椒国等。大禹治水“导淮”,娶涂山氏为妻,在今凤阳一带还有传说故事。“淮夷”部族经过长期开发和征战,逐步融入中原华夏文明。

  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滁地曾是诸侯争霸的分野。吴楚相争,攻战频繁,这里先属吴,后属楚,故有“吴头楚尾”之称。公元前559年,楚国令尹子囊率舟师沿滁河打到吴国的棠(今江苏六合),当回撤到滁河叫“皋舟之隘”的地方(今南谯区汪郢与全椒县陈浅之间),被埋伏的吴人打得大败。

  秦汉一统天下分封郡国,江淮地属九江郡(又曾为淮南国),汉高祖初年置全椒县,这是市域内建置最早的县。东汉时九江郡郡治就设在阴陵(今安徽凤阳以南定远县境),那时的建阳、阜陵、东阳、钟离、阴陵、东城、淮陵等县,就包括了今之滁州所辖的来安、全椒、天长、凤阳、定远、明光等区域。在这片历经沧桑的土地上,发现多处秦汉时期的古遗址、古墓葬、古文物,印证着当年车辚辚,马萧萧,旌旗猎猎的铁血场面,民间至今还流传着楚汉相争霸王别姬一路悲歌的故事。定远有虞姬墓遗址。定远博物馆内存放的汉画像石在淮河以南绝无仅有。

  2.三国两晋到隋朝。

  三国两晋时期,滁河称为“涂(chu)水”,今滁州一带称为“涂中”。三国时,江淮为魏吴争战之地,境内置县多因战乱而废弛。曹魏在江淮地区的争夺,构成对孙吴都城建邺(南京市)的直接威胁。吴军截涂水(滁河)筑“涂塘”,以水代兵,阻挡魏军。史载东吴与魏交兵,吴赤乌十三年(公元250年),吴王孙权遣兵10万,作堂邑(滁河下游今江苏六合)涂塘,水淹北道,以阻魏兵南侵。所谓“涂塘”就是堰滁河水为塘。

两晋之时,“涂中”为江淮军事重地。西晋咸宁五年(279年),晋武帝发六路大军攻吴,派镇东大将军琅琊王司马伷出击“涂中”。翌年2月,吴主孙皓遣使献玺于此地,“一片降幡出石头”宣告投降。石头城即东吴都城建业(今南京市),那时的“涂中”之城镇就是南京的桥头堡了。

西晋“八王之乱”时,东晋元帝司马睿为琅琊王、南下建康(南京)镇东将军督都扬江明交广五州诸军事时,曾在滁州西南山中避难,运筹帷幄蓄势渡江,在南京建立了东晋王朝。今之滁州琅琊山就是唐代人因晋元帝司马睿曾“驻跸于此”而命山名。

  东晋南朝270多年间,南方的政治形势很不稳定,战争较多,政权更迭。北方民族不断南侵,南北割据对峙,大体沿淮河为界,江淮之间首当其冲成为战乱的前沿。咸安元年(371年)大司马桓温破前秦王鉴、张蚝军于全椒城内积玉桥。太元四年(379年),兖州刺史谢玄率三万精兵进驻白马塘(天长东北)打败前秦军队,安定江北。南北朝宋元徽元年(473年),置新昌郡,治于涂中镇(滁州市区)。梁取代齐后,与北魏大体以淮河为界,形成南北对峙。普通五年(524年),梁武帝派大将曹世宗攻魏,收复淮南失地,合并西曲阳、阴陵、东城三县,设定远县,并置定远郡。大同二年(536年)置谯州。陈太建七年(575年),移盱眙之北谯州于涂中镇,改称南谯州。在东晋建立前后的数十年间,中原地区数以百万计的人口流向南方,其中有士族地主,也有大量的劳动力,中原地区先进的文化技术也随之而来,这对于推进南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而与南朝统治中心建康一江之隔的“涂中”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上成为南北交融的结合部,地位重要,演变加剧。东晋统治者在南渡侨人比较集中的地区设置了与侨人籍贯同名的州、郡、县以及行政机构,叫做侨置,在当时也造成了一些建置版图的混乱。涂水领域在这一段时期内,建置迭更频繁,撤并立州郡县不断,曾先后侨置过顿丘、南谯郡等。公元473年,刘宋元徽元年设立新昌郡,新昌城(即今滁城)成为郡治所在。其后100余年间,又先后设过谯州、南谯州等。

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正式设立滁州建置。

自隋初始置滁州至今近1500年,滁州建置虽代有变迁,兴废交替,但滁州之名在唐宋元明清一统朝代却少有更改。

  3.唐宋时期。

  唐朝时,全国分为十道,市境属淮南道。唐武德三年(620)年复置滁州,置七县,即清流、全椒、永阳(三县隶滁州)、钟离、定远、招义(三县隶濠州)、天长(隶扬州)。其中永阳县建置于景龙三年(709年),五代十国时期改永阳县为来安县。天宝元年(742年)改滁州为永阳郡,划分江都,六合、高邮三县地置千秋县,属淮南道扬州。天宝七年(748年)因改唐玄宗诞日“千秋节”为“天长地久节”,千秋县亦更名为“天长县”。

  大历年间(766—779年),陇西人李幼卿任滁州刺史,在滁城西南琅琊山“凿石引泉”,与高僧法琛谋划设计,营建了一座寺庙,被唐代宗皇帝赐名为“宝应寺”。北宋时改名为“开化律寺”,后来被人们习惯称为琅琊寺。

  唐代先后在滁州任过刺史的历史名人有韦应物、独孤及、李绅、李德裕等。

  唐建中四年(782年),韦应物由尚书郎出任滁州刺史,写下了千古绝唱的《滁州西涧》诗:“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李德裕,唐代名臣,曾两度任宰相。唐开成元年(836年)任滁州刺史,他在滁期间,整饬治安,清肃盗寇,拆祀建军营,并在城西北建“怀嵩楼”一座,又名“赞皇楼”。

  唐中后期,出现番镇割据,土地兼并日益严重,社会矛盾加剧。天宝元年11月,淮西节度使刘展反唐,攻占滁州。咸通九年(公元868年),庞勋率农民出身的戊卒起义,义军将领丁从实率数千人攻破滁州,杀死刺史高锡望。到了广明元年(公元880年),黄巢农民军扫荡江淮,攻克滁州。

  唐朝灭亡后,经历了50年南北割据的五代十国时期(907960年)。滁州先置于唐末淮南节度使杨行密建立的吴国统治,后为南方“十国”的南唐政权所辖。(937年)杨行密部将徐温养子徐知诰(原名李昇),夺取吴政权,都金陵,建国南唐。滁州成为拱卫金陵的江北重镇,南唐同光元年(923年)在滁州西北关隘处建清流关,雄伟险要,扼南北交通。

  柴世宗领导的后周与南唐展开了激烈的角逐。后周显德三年(956年)后周大将赵匡胤率军破清流关,大破南唐兵马,攻占滁州城。世宗率军亲征,夺取南唐在江淮的十几个州县,南唐求和,后周与南唐隔长江形成南北对峙局面,滁州成为前沿。柴世宗和后来成为宋太祖的赵匡胤在滁留下很多传说。如全椒神山寺有一口“柴王井”。

  唐宋时期,滁州成为江淮东部重镇,诸多王候将相、名宦大家在这里创造了赫赫经典史事,留下无数灿烂华章。

  北宋统一后,改道为路,宋代地方上有路、府、州、军、监之设。监设于矿冶、牧马、铸钱、产盐地区,军设于要冲之处。监、军多与府、州同级,府多设于较大而重要的州,各级长官称为知某府事、知某军州事、知某县事等。路在府州之上。市境分属淮南东路和淮南西路。建隆元年(960年)滁州领清流、全椒、来安三县。

  北宋统一后近百年之间,江淮地区不见干戈,人民生活较为安定。一批贤臣先后任职滁州。至道元年(995年)。王禹偁贬守滁州,善政爱民,深得后来的欧阳修景仰。王欧两人被滁州人称为“二贤”。包拯也曾任过定远和天长知县。庆历五年(1045年)著名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欧阳修任滁州知州,宽简施政,寄情山水,与民同乐,寺僧智仙为其建醉翁亭,欧阳修为此写下了留芳百世的散文名篇《醉翁亭记》,他又在丰山之侧建立了丰乐亭、醒心亭,并撰《丰乐亭记》、《菱溪石记》。

  欧阳修知滁是滁州历史上辉煌的一页。《醉翁亭记》使滁之山水天下扬名,欧阳修在滁期间,吸引了一大批著名文人士大夫对滁州的关注,或来游、访欧,或诗文唱和,如梅尧臣,苏舜钦、韩琦、富粥、范仲淹以及政见不同的王安石,还有后学门生如曾巩、苏轼等人。欧阳修逝后,苏轼应滁州知州王诏之请,将“两记”写成碑帖,镌刻于石碑上,“欧文苏字”珠联璧合,成为世代瑰宝。

  南宋时,江淮一带又成为宋金对垒的前沿,滁州城先后九次被金兵所陷,百姓外逃,城垣残破,生产力受到破坏。滁州大地同时成为抗金的战场。主战派将领岳飞、韩世忠、张俊、李纲、杨沂中等,曾在江淮间给金兵以重创,天长、滁州、定远、全椒等地都发生过激战。乾道八年(1172年),辛弃疾出任滁州知州,简赋舒征,收容流亡,修整街市,发展生产,组织民众训练军事,抗御金兵,并向朝延上策“守江必先守淮”,再收复中原。辛弃疾还在滁州建起一座“繁雄馆”和一座“奠忱楼”,写下了充满收复失地之情的《声声墁·滁州旅次登奠枕楼作》等词作。

  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金兵大举南侵,南宋叛将李成领兵攻打滁州。知州向子伋面临大军压境,誓不投降,率滁军民在琅琊山摩陀岭一带垒石筑寨,抵抗强敌,最终壮烈阵亡。

  南宋末年,蒙古兵两度攻入滁州。凤阳人姜才成为江淮一带抗元英雄,后在泰州英勇就义。南宋末年,朝延还有一位刚正不阿的宰相,定远人董槐,他在位为官40年,尽职尽忠,爱国恤民,晚年辞官回乡,品行可佳。

  唐宋时期600年间,滁州经济社会发展与遭受破坏交替出现。

  唐代前期和北宋前期,由于统治新政和社会相对安定,江淮地区农业、水利、手工业在前代基础上有所发展,田亩扩大、户口增加,城镇形成规制。滁州城池格局形成于唐初。据《兵要地志》记载,唐武德三年(620年),城垣筑有子城、罗城、月城;永徽年间(650655年),向东北扩展,城周达7258步,呈“申”字格局,四门均设城楼。北宋时期,城池又几经修茸扩建。自欧阳修治滁始,滁州因名人效应和山水景观而成为北宋中后期的一座文化名城。《新唐书.地理志》记载“滁州有铜坑”。琅琊山铜矿古采坑中曾发现隋唐时期瓷片等遗迹。

  唐宋时期,南北方经济文化进一步交融,北宋末“靖康之难”,以及其后一段时间,发生了中国历史上第二次人口大迁移(第一次是两晋时期)。经济、政治、文化重心不断南移。滁州因地处江淮间,滁河水路连通长江,陆路交通驿道扼守南北,护卫金陵,成为渡江涉淮的跳板,南北交汇的结合部。经济、文化、技术具有很强的过渡性,而缺乏相对的区域独立性和长期稳定性。

  地理区域的特点,常常使滁州成为割据和争夺的战场,“五代十国”时期战乱不断,南宋以后宋金南北对峙,滁州一带兵祸频仍,经济、民生每每遭受严重破坏。

  元朝创立行省制,市境属河南江北行省之扬州路滁州(领清流、全椒、来安三县)、安丰路濠州(领钟离、定远二县)、淮安府泗州(天长县属之)。

  4.明清时期

  朱元璋起兵后在滁州奠定了建立明王朝的军事政治基础。元至正十三年,朱元璋率兵攻占滁州,郭子兴也率部移驻滁州。至正十四年十月,朱元璋在滁设伏兵打败元朝丞相脱脱,次年,在滁州建太阳翊元帅府,率军渡江攻打元军,此后,又迎小明王韩林儿入驻滁州。跟随朱元璋起兵征战南北的许多将领都是滁州籍定远、凤阳人,如李善长、徐达、汤和、沐英、胡惟庸、蓝玉等,成为明朝的开国功臣。

  明朝建立以后,滁州成为京畿辅地。洪武三年,朱元璋追封已故的郭子兴为滁阳王,在滁州建滁阳王庙祭祀。明朝洪武六年,兵部在滁州设立管理放牧繁殖军马的机构—太仆寺。令滁州军民养殖马牛。

  明朝一些要员往来于中都、滁州、南京之间,如宋濂扈从太子经滁州游琅琊山,写下了有名的诗篇。哲学家、教育家王阳明曾在滁州讲学,收罗戚贤等一批弟子,影响很大,王阳明离滁州后,滁州人在其讲学处建“阳明祠”以记之。江南才子文征明父子都与滁州结下了诸多缘分,在滁州留下诗文碑刻。陈琏、胡松为一代名宦。南太仆寺少卿冯若愚在醉翁亭内建“宝宋斋”,保护“欧文苏字”。

  洪武七年,朱元璋罢建中都城,改设中立府,并析虹县一部置凤阳县。不久改中立府为凤阳府,府、县同治新城。凤阳府初领九州十八县,后领五州十二县,市境均为凤阳府辖。凤阳的明文化气势恢宏,对周边地方影响深远。

  滁州与南京的历史渊源由来已久。洪武二十二年改滁州为直隶州,直隶于南京,领来安、全椒二县。市境其他州县仍为凤阳府管辖。

  明朝后期,崇祯八年(1635年),高迎祥、张献忠、李自成农民军一部进占江北,次年正月攻滁州,太仆寺卿李觉斯知州刘大巩等率众守城,明总督卢象升率部驶援滁州,在城东至珠龙桥一带大战,打败农民军。

  清朝实行省、道、府、散州四级行政体制,市境初属江南省左布政使司。清初废临淮县,其地并入凤阳县。康熙六年(1667年)置安徽省后,改属安徽省,境内置县有滁县、全椒、来安、凤阳、定远、天长等。

  清代在滁州史册上值得提及的事情,一是文化,二是军事。三是交通。

  军事上主要是咸丰到同治年间清政府与太平军的战争。咸丰三年(1853年)四月九日,太平军将领李开芳、林凤翔率部攻下滁州,吓死滁知州。咸丰八年三月,李秀成部攻占滁州,四月,太平军与吴棠的团练战于滁州北门外。八月,太平军主将陈玉成、与李秀成率部在乌衣大败钦差大臣德兴阿、胜保所帅清军三四千人。后来,太平军在滁州的守将李昭寿叛变降清,改其部称“豫胜营”,与太平军陈玉成部发生几次攻防战。滁州城屡遭战火,破败不堪,琅琊山惨遭兵燹。醉翁亭、琅琊寺再化焦土。百姓生灵涂炭,纷纷逃亡(所谓“跑长毛反”)。同治年间,滁州居民只剩下十分之三四,河南光州、安徽安庆等地人大量迁来滁州。

  晚清时期,滁州也出现一批治乱世能臣,如吴棠、吕本元等,他们与李鸿章关系甚密。

  文化上以全椒、天长文风为盛。先后出来一批文化世家名人。如天长状元戴兰芬、女学者王贞仪、“工诗文书画”的小说家宣鼎、全椒“一门三鼎甲,四代六尚书”的吴氏宗族,吴敬梓于落魄之中写出来惊世骇俗的讽刺小说《儒林外史》,闪耀着人文精神的光芒,300年来,以各种文本传遍世界。还有定远方氏,方浚颐先官后文,成果卓著。

  太平天国战乱之后,薛时雨四处奔走,化缘筹款重修醉翁亭记,曾国藩、李鸿章、刘鸣传等封疆大吏都慷慨解囊。

  这里要说一下达修和尚(1876-1940),二十八岁受知州熊祖怡之邀住持琅琊寺,直到六十四岁去世。大半生的命运都与山林古寺契合,为清末至民国前期琅琊寺的重建兴盛立下了不朽功德。今天我们在琅琊寺祇园内看见的民国巨型摩崖,可以说是达修的功德碑。

  交通上,清末开通津浦铁路,宣统二年(1910年),九月初四,浦口至临淮关段(经滁州城东关)售票搭客。自此,滁州竹篮、菊花药材等土特产开始销往南北各地。津浦路沿线门台子、临淮关、滁县等城镇有外国资本和民族资本开办了火柴厂、面粉厂、烤烟厂等企业。

  5.民国时期。

  辛亥革命前后,皖东革命志士方绍舟等追随孙中山先生,反清、讨袁,光复起义,革命党人活动频繁。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皖东青年学生积极响应,新思潮在皖东传播很快。1926年,凤阳、滁州先后成立中共党组织。民国十六年(1927年),国民革命军北伐到达滁县活动。528日下午,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乘铁甲专车北上停靠滁县火车站,乘轿去琅琊山游览醉翁亭。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2月,日本侵略者占领滁州城,皖东各地先后论陷。日军在皖东暴行累累。在抗日战场上,国民党军队(李宗仁指挥的第五战区)在津浦铁路南段和淮河一线进行了激烈的阻击战。皖东民众抗日救亡运动风起云涌,人们用大刀、长矛、红缨枪、土枪土炮同侵略者进行殊死搏斗。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游击队,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建立了津浦路东、路西抗日根据地(后统称淮南抗日根据地)。刘少奇、罗炳辉、方毅、张云逸、张劲夫、郑位三、刘顺元等人曾在这里战斗。藕塘烈士陵园和半塔纪念碑昭示着先烈们的英雄业绩。19458月,抗战胜利。1946年,国民党军队进攻解放区,新四军主力北撤,坚持深入敌后游击战,反“清剿”恢复淮南解放区,支援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迎接全国解放。19491月皖东全境解放。

  民国元年(1912年),安徽省废道、府、州、厅,各府州县直属省府,滁州改为滁县。民国3-7年,北洋政府实行省、道、县三级行政体制,市境各县均属安徽省淮泗道(道尹驻凤阳)。民国21年,析盱眙、滁县、定远、来安等四县地置嘉山县。同年安徽省划分为10个行政专员督察区,其中凤阳、定远属第四专区,其余各县属第五专区(专署驻滁县)。

 

信息来源:市地方志办公室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其他本地文化信息

电话:0550-2187376 传真: 邮箱:421216620#qq.com
地址:滁州市世贸大厦A座2317-2318室 邮编:239000
Copyright © 2004-2024 滁州万象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id":"10"}'>